顿一顿,又道“圣人云,君子远庖厨的意思是君子不忍看见杀生。君子对于飞禽走兽,见到它们活着,便不忍心见到它们死去;听到它们哀叫,便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总是远离厨房。这是君子仁慈的表现,而不是远离厨下偷懒不做事的借口。”言下之意,便是以后还要继续做事。
更何况,刘毅并不认为自己以后会成为教科书式君子。他觉得也许真小人更适合自己,所以也不想守这些君子规则。
“毅儿说的这些我一个妇道人家可不懂,这圣人说的贤言,你还是抽空和你爹讲究吧”花氏把皮球踢给了丈夫。
刘毅顾不得桌上扑鼻而入的菜香,眼巴巴地望向父亲,期望他能和自己通一战线。
刘秀才放下手中的筷子,不动声色转移话题,道“毅儿读书用心!可是读了《礼记》和《孟子》?小小年纪已经知道了君子远庖厨的出处和意思,还用得恰到好处,真是吾家千里驹,后继有人哪!”
欸,刘毅已经放弃治疗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晓得自己不过是占了重活一世,多活了几十年知道一些后世知识的便宜。
之前年纪小做父母的把他捧在手里怕冷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也就不提了,这两年他自认为长大了,向刘父刘母提出了抗议,反对他俩对儿子的各种宠爱,比如刘父的摸头杀、举高高什么的,还有刘母的心肝宝贝的这一类爱语。
抗议有点成效,奈何,父母老来得子,母亲溺爱,儿子当孙子养,时不时还是会不小心出现上述种种情况。一点都不像以前古诗文书里所说的严父严母。
父母不靠谱,只有靠自己自力更生了。不接刘爹的话茬,刘毅决定坚持己见,对夫妻两个说道“爹,娘,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爹娘每日辛苦操劳,生我、养我、育我,我不过帮忙做点琐事,那有什么”还值得这么夸,后半句噎在嗓子眼里没说。
“毅儿还看了《后汉书》?你的观点以小见大,颇具新意,为父……”刘爹继续努力转移话题。
“诶,你们父子俩一念叨学问,又是半日。快闭嘴罢,再等等羹饭要凉了。吃完饭去书房讨论去”花氏看丈夫的把戏也没用,忙把筷子塞进父子俩人手里。
“娘子此言有理,毅儿来”刘秀才夹一筷小菜放进儿子碗里。
母亲舍不得儿子受累做事,每次说到这事就转移话题,父亲又老帮助母亲在两人间和稀泥。
“爹娘不用劝了,儿子真心为您二老尽孝,愿以萤火之身做微末之事”
“儿啊,你呀,将来早日成家立业,让我和你爹儿孙满堂,让我们刘家枝繁叶茂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孝顺了!现在嘛,你只要跟着你爹用心念书就行,其他的你不用管。”
刘母憧憬地说着,仿佛已经看到几十年后刘毅成亲生子,朱衣紫服的场景。她转头看向刘秀才,脚下用力一踩。
刘秀才领会妻子的暗示,忙道“娘子言之有理。我刘家五代单传,传至毅儿便是六代单传,没有兄弟姊妹,亲戚都已出了五服,仅有几家姻亲来往。毅儿,光宗耀祖,文昭武穆的期望都在你身上了。你肩负重担,切不可任性,好好听你娘的话”
刘毅遭受一万点暴击!怏怏低头。爹娘知道自己平时最不爱这个话题还提,现在两人发力几句话就连消带打把自己的意见给抹平了,刘毅无奈只好低头吃饭。
不过他心里可憋着劲呢,看来得抓紧念书,早日博个功名,爹娘才会正视自己的意见,不会像现在这般总是调侃自己。刘毅暗暗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