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小区楼道的拐弯平台面积狭窄,长度虽然有两米多,但宽度却还不到一米五。
这样的尺寸原本就够狭小了,何况还有不少的小区居民喜欢把自己家用不上的杂物家具堆在楼道里,越发显得局促不已。
按照医用担架的尺寸,想要通过这个平台本身就比较困难,何况前后还要站人,所需的空间自然更大。
若是楼梯平台不过宽,担架容易撞到墙壁还好说,就怕担架和人过不去,到时候就麻烦了……
医生心里忧心忡忡,一路扶着担架下了第一层楼梯,紧接着便是一个拐弯平台。
四方形的平台角落里堆着几个陶制的老坛子,个个都有成人小腿那么高,叠放在一起占据了不小的空间。老坛子上满是灰尘,一看就是许久不用了,也不知道堆在这里多久了。
见医生利落的给女人包扎好了脖颈上的伤口,又将她抬到了担架上,其他邻居赶紧退得更远一些,生怕堵住了医生们的去路。
女人趴躺在担架上,很顺利的出了屋门,但是下楼梯的路却极其不好走……
大多数的老式居民小区,楼宇的建筑往往存在一定设计上的安全缺陷,比如说楼道狭窄、通风不良、采光差等等。
有些甚至连消防通道都没有,或者就是被各种居民杂物所拥堵,根本不能使用。
而夫妻俩所住的这个小区就是典型的老式小区之一,虽然地理位置不错,但楼宇建筑上的缺陷问题却是比比皆是,几乎每一样都占全了。
而最让人诟病的问题之一,不外乎就是楼梯道狭窄,堪堪只够让两个人并肩,人再多一点就会出现拥堵,再加上楼梯坡度陡峭,上下楼很是吃力,每层楼拐弯位置的平台还不到一米宽,稍微大一点的物件都很难通过,一不小心就会磕碰到墙壁。
而且,这一栋楼里仅仅只有一个楼梯口,既没有电梯井,也没有备用的逃生通道,根本不具备任何的消防措施。急救医生哪怕想用别的方式把担架运下楼,也是束手无策……
只能硬着头皮往楼下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