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5章 天性(24)

单单是这一点,便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或者说可以办到的。

人都有属于个人的隐私意识,即使是对亲人、对爱人、对关系最紧密的人,都不一定愿意完全袒露。

更别提是对一些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或者评估人员。

哪怕每个人心里都知道,一些隐私或者秘密就算暴露出来,也不会给自己造成任何实质上的伤害……

可依旧会有许多人不愿意,甚至十分排斥有人想要探知自己的事情。

他们宁愿守着那些在其他人看来或许不值一提的秘密,犹如藏着一个脆弱的宝贝,小心翼翼的不让人知晓,也绝不会愿意轻易地告诉他人。

而他们的这种隐瞒,或许是出于某种外界原因,又或许是出于自身的内心原因。

但归根究底,剥除掉一切乱七八糟的理由。

人的隐私意识,其实就是来源于生物本能上的自我保护意识,就好像每个人都有被害妄想症,只是症状有轻有重,各不相同。

在东西被没收之后,同样由评估机构判断出大致的价格,然后询问受害者。

受害者有两种选择权。

一种是直接从法院没收的物品中进行选择。

根据对方所欠的金额大小,受害者可以拿走相应价格的东西作为补偿。

而如果受害者不想要这些东西,只想拿回自己应得的现金。

那法院就会把这些物品移交给官方拍卖,以拍卖出售的形式将其折算成现金,补偿给受害者。

这也就是第二种选择。

这里面的过程交涉比较复杂,现实情况自然也不可能像说起来这么简单,但是在大致层面上,基本便是这样两种情况。

而让法院决定对被告人是强制执行还钱,还是没收对方的财产作为抵押。

最根本的决定因素,就在于评估机构的一纸判断。

如果判断失误,就很可能导致法院作出错误、或者不合适的选择,后期所造成的影响难以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