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0章 意料之外(864)

书籍得来的如此容易,自然就不会让人发自内心的去珍惜。

更别提是像古人那样,因为对知识心存敬畏,所以就连承载知识的书籍都能视如生命了。

在现代很多城市里,书籍甚至是论斤来卖,好几本加在一起也才一两斤,根本值不了什么钱。这还是正版书籍,如果是盗版书籍的话,因为纸张质量差,价格还能更便宜一些。

而那些已经被人用过、或者买回来之后发现并不需要的书籍,大多都会被当成废纸一样卖掉,一斤废纸几角钱,廉价到了极点。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

任何一样东西,只要数量多了,自然就不那么珍贵了。

书籍在古代的地位崇高,被无数文人墨客视如生命,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古代的书籍稀少。

大量珍贵和有用的书籍基本都掌握在个人手里,轻易不会流通到市面上。

在印刷术被发明出来之前,所有的书籍记载都得靠人工来抄写,这个工程量可不是一般的大,再加上古代普通百姓的识字率非常之低,几乎有百分之七十的百姓都属于文盲,对书籍文字两眼一抹黑的那种。

剩下的百分之三十里,又有超过一半比例的人,堪堪只认识几个字,知道自己的名字怎么写,懂得用文字来计算,就已经算是普通百姓里的“高学历、文化人”了。

而这样的人,在古代大多都从事一些商业工作,比如在酒馆商铺里给人做账房先生之类的,工作收入和生活水平自然要比靠天吃饭的农民百姓优渥的多,也算是比较不错的小康水平了。

最后剩下的一小部分人,基本上就是古代的普通百姓之中,文化水平最高的那一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