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为了自己的工作轻松省心,恨不得手里的每一个学生都像提线木偶一样听话,想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完全不要操半点儿心。
而学生却往往有着自己的想法和心思,不愿意受到父母和老师的指挥,反而很排斥他们的控制欲,觉得他们老套古板,总是在自己耳边唠叨一些重复的废话,令人心生厌烦。
学业压力大的时候,再懂事听话的孩子也难免会想偷懒和放松。
偏偏很多家长和老师都恨不得让他们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都用在学习上,根本见不得孩子偷懒,一旦发现往往就是严加斥责,或是看似语重心长的教导,但本质上其实是一样的,就是想让孩子听从自己的要求,老老实实地听话学习。
可惜,不管是斥责还是教导,本身都很难起到合适的作用,反而会让孩子的叛逆心理变得更加严重,让他们觉得和老师和父母才是一伙的,根本不理解自己,双方之间的关系反而变得越发紧张。
这样的情况在各大学区校园里已经十分常见,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日渐严重,尤其是在初高中校园,对学生态度粗暴的老师,以及对老师心怀怨憎的学生,比比皆是。
在这样的大体局面下,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显然也是不现实的。
然而还有一句成语说得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除了那些一时冲动就跑去自杀、死了之后也不知道后不后悔的倒霉鬼之外,其他想要寻死的人,产生这种念头肯定不是一天两天。
只有一次次重复的不幸和悲苦,才能形成最后一根压死骆驼的稻草。
而外人往往看不到这些人的过去,只看到了最后一根稻草放上去,于是骆驼被压死了,旁人的心里还觉得很奇怪。
明明只是一根轻飘飘的稻草,怎么就把骆驼压死了呢?
想来想去想不通……
于是,众人就理所当然的觉得,肯定是这头骆驼太没用了,承受能力太低,才会被一根不起眼的稻草压死。
殊不知,那根不起眼的稻草不过只是悲剧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