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杀马!

向胜利前进 火树 3296 字 2024-04-22

也许是想到了万一真的碰到敌人而发生战斗的情况,张青山的脸色越说越肃穆,语气也越来越严厉,最后,几乎是咬着牙说:“为了能尽快给大家补充体力,今天晚上的宵夜就是马肉,明天早饭也必须要吃马肉……这方面,老周,你自己把握住。”

听到张青山用命令的方式下达杀马的任务,周平知道,杀马之事已经无法避免。他看了看张青山,又扫了眼刘兵,最终,微微一点头,长叹一声后,对张青山说:“好吧,我服从命令,不过,能不能只杀一匹?”

“老周,不是我心狠,而是现实就是这么逼人……”张青山也看了刘兵一眼,对周平点点头,道:“我无法对你保证只杀一匹马,因为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遇到什么。但是,我可以向你保证,不到万不得已,我不会杀马。”

说完,又对刘兵说:“老刘,老周爱惜马匹,你去帮他一下。”

刘兵自然明白,张青山这是希望刘兵去动手杀马。

点点头,对周平说:“老周,我们去选一匹相对瘦弱的马。”

周平本想说不用他帮忙,要亲自动手,可想想,自己实在狠不下心对马匹下手,又只能低头闭嘴。

看到他俩离开的背影,张青山叹了口气,继续赶路:他也喜欢马匹,可谁让现实就是如此残酷了?

凌晨!

周平牵着三匹马走的远远地,刘兵带着几个战士,将那匹选中的最瘦弱的马匹放倒,捆上马匹的四肢,用刺刀……

随后的场面证明了大家对于食物的渴望,也证明了张青山的正确性,或者说证明了大家的正确性,包括周平。他自然明白这里面的道理,只是心里不愿意而已。

一半马肉留到下一餐,另一半马肉切成小块,大家分食:一大一小两口锅子用来煮马肉,里面掺杂了大量的野菜,而更多的则是选择用火烤。让人心酸的是,很多同志真的是边烤马肉边吞口水,甚至,有的人连马肉都还没有彻底烤熟,用盐巴在马肉上划拉几下后,就迫不及待的去啃……

“老周,烤好了,快吃……你怎么不吃?”

……

{}无弹窗敌人果然时想‘诱敌深入’。

张青山他们一退,敌人的枪声很快就哑火了。

而对于关玉闵的出现,以及他所带来的情报和建议,张青山也是半信半疑。

在这荒无人烟的茫茫水草地上,突然从敌方阵营里跑出来个人跟你说如何如何,你会深信不疑?

可问题是,关玉闵的情报跟现实结合起来,你又不得不重视,所以,面对关玉闵再次建议:大家后退个四、五里就够了,子弹绝对大不了这么远。

张青山一开始听从了这个建议,在后退了四五里地后,下令生火做饭。

吃完饭后,他命令大家原地休息,一直到入夜,敌我双方都无法看到对方,他突然很坚决的下令,再往后退五、六里:如果只后退四、五里地,加上先前离那片大山五、六里的距离,差不多就是十里远了。按说,子弹确实大不了这么远,可问题是,万一敌人敢深入水草地了?到时候,突然冲杀过来,大家全完蛋。

而且还有另一个好处:虽然关玉闵说红二方面军主力部队是从右边,离他们这儿百里外的地方走出水草地的,并且,按照关玉闵的情报,敌人不敢走进水草地——敌人都是常年在水草地周边活动的,如果非要肯定的说他们一步都不敢踏入水草地,那确实有点扯淡,毕竟,大家都是军人,从正常的军事角度出发,哪支军队会允许将士们对地理环境畏首畏尾?绝对会有专门针对性的特训。

所以还是那话: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敌人冒险走进水草地,在张青山他们与主力部队之间设下埋伏,再派关玉闵来当死士,引张青山他们走进敌人的伏击圈,到时候,可就真的全军覆没了。所以,后退个十五、六里地,不仅可以出乎敌人的预料,而且,敌人就算设伏,也不可能把伏击圈设计的这么大。再加上夜色的掩护,就算遇到敌人的伏击圈,也很可能是‘碰见’,而不是‘钻进’——两字之差,却有着天壤之别。

大家都是经验丰富之辈,别说张青山他们这些已经在水草地上走了一个多月的指挥员层面的人,就是关玉闵对于张青山这种防备式的命令,也很理解。

同时,出于对叛徒和敌人死士的仇恨,张青山觉得曹操的做法十分正确:砍死一个就少一个!

所以,等再次后退了五、六里地后,张青山让向涛带着保卫班的人,向东北面侦查开路,大家相隔四五里。

再派彭鹏带了四个体力相对好的同志,专门‘照顾’关玉闵,目的自然是一旦确定关玉闵是叛徒或者敌人派来的死士,立马抓起来,审问过后毫不留情的干掉。

人走霉运的时候,喝凉水都塞牙。同时,不得不说,关玉闵要感谢张青山下令是抓起来,而不是直接枪毙,否则,这就是一起大冤案。

……

夜色朦胧,月光轻洒,能见度极高,可除了这一百多人走路时,踩在水草堆上,在水草堆稍稍下沉中发出的“咕哝”声外,天地间却死寂一般,让人瘆的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