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前程

绣鹃绣鹂两个自入府到如今,不晓得吃了二房那边有体面的婆子丫头多少排揎,什么样儿的歪话都听过,更是从没得过王夫人一点儿面上情,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一桩笑话看,自然不会走漏了消息,姊妹两个私下里议论过后就等着看王夫人与薛家如何了局。

迎春是个未出阁的女儿家,不好同人说这样的事,屋子里的丫头虽有那忍不住背着人议论两声的,心里却也都知道此事的厉害,都不太敢四处去说,薛宝钗随手帮迎春在给贾琏裁的汗巾子上绣了两针一事就此沉寂下来,贾母与邢王二夫人连点儿风声都没听见。

以致薛宝钗回去后自悔行动失矩,隔日借着过来顽笑,不动声色暗中打听时才发现贾家上下似乎对此一无所知,迎春也依旧温柔沉默,反倒觉得自己昨夜辗转反侧有些庸人自扰,便也放下心事,自在说话。

荣国府上这几日最大的一桩事儿就是给当家人贾琏置办物件儿。原本按贾母的授意,迎春探春两个给贾琏备下的都是些当季的衣物和一些府上独有又搁得住的腌制吃食,没想到旺儿正要带着车队出门,府里就又迎来了宫中的天使。杨垣谕旨将贾琏自工部调入御史台,督办东南一州军务赋税,参奏之事直达天听。

这一回刚晋了六宫都太监的夏守忠伴驾御前,并不曾亲至,而是挑了他的干儿子过来。能哄的夏守忠收在身边,这内侍自然也是个机灵懂事的,丝毫不敢托大,客客气气传了圣旨,末了还弯腰扶了贾赦一把。

贾赦一面高呼皇恩浩荡,一面就在起身时顺手塞了个荷包出去,笑眯眯的招呼天使吃茶,不知不觉就养出了一身老太爷的气势,将一旁沉默清瘦的贾政比得更为黯然。

贾母心疼次子明珠蒙尘、抑郁不得志,可当务之急却是赶紧再给贾琏挑人添东西。这道圣旨一下,贾琏定要在东南留到诸事了结、民生稳定才能回京,少说也要一二年光景,便不能再如之前那般一切从简。

且不论爵位,贾家两代以来只出了这么一位正三品大员,回京之后步步高升更是可以预见,贾母便有意为贾琏做足了排场脸面,也是吐气扬眉、光宗耀祖的意思。

嘱咐过王夫人小意服侍贾政,贾母转头就亲自开了私库为贾琏挑拣东西,又将迎春探春二人拟的单子拿来几番添减,足足折腾了十多日,府里的车队才重新出发。比初时多了五六辆大车不说,还多了辆青轴马车,里头坐着贾母千挑万选出的两个标志丫头。

旺儿临走还被老太太硬塞了这么两个烫手山芋,扭头就急忙想法子传了信出去,免得到了金凤县还要再讨一顿好打。再一想老太太还再三叮嘱他劝着二爷,万不能在东南随意娶个地方小门小户的女儿,旺儿就恨不能半路直接跳了海。

贴心的给孙儿备过使唤下人和各色物件儿,贾母清闲下来之后便又琢磨起了余下的几个孙子孙女。

贾宝玉是她的心肝儿不可疏忽大意,只能慢慢相看,迎春只等着及笄嫁入何家也是前程锦绣,贾母不免就为唯一还没个着落的探春筹划了一番。

恰好得着了宫里吴周两位贵人晋位的消息,贾母便叫了贾政过去说话。自贾赦让爵于贾琏,贾政病了一回之后就不太爱出门,衙门去的也少,母子两个见面的时候倒比以前多了些,王夫人等见的多了,也不以为意,只当贾母又要拿些空话白诓骗人。

贾母绕过王夫人而直接与贾政说话,就是因为明白王夫人为了辖制庶女定会阻挠此事,却没想到贾政听了她的谋划也是面露犹豫。

贾政不是不想让探春进宫侍奉陛下为国尽忠,可先前元春闯下的祸事着实令他有几分后怕。元春在家时也是温柔和顺,深得他心,谁知后来竟长成一副蛇蝎心肠,无德无才,探春这会儿倒是有些许伶俐聪敏,可万一也往下流里走,岂不是要害了父母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