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管家

见贾母听进了自己的话,贾赦心里那股子无名火才泄了些,哼哼唧唧的又提起了贾琏信中叮嘱的另一桩事,叫二房不必急着搬出荣禧堂,等再过几年他从外边卸任归来再安置也来得及。

原来贾琏早在上折奏报祥瑞一事时就写了一封家书命护卫传递入京,一来安排管家人选,二来就是说荣禧堂的事儿。

他与闫然都是敬献祥瑞的有功之臣,也算得上得天眷顾,自然要继续在当地办差,好接替那些不得上天眷顾的无功无德之辈,少不得花费上三年五载彻底查明前事。

既然回不来,院子空着也是空着,贾琏也就不急着赶人,省得回头又传出他一个晚辈欺压叔叔婶娘的歪话儿来裹乱。

贾母不知贾琏有家书捎回,倒叫贾赦难得的孝顺懂事触及心事,很是掉了几滴泪,闹得贾赦面儿上十分尴尬,几乎是落荒而逃。

贾琏不急着要荣禧堂,府里头管家权交接起来便也格外的平稳,赖大媳妇得了婆婆的示意比林之孝家的还更尽心,加上贾敏也特意抽了空儿带着黛玉走了一趟,更没什么人敢偷奸耍滑。

荣国府传承百年,各处账册库房清点起来极为耗时费力,迎春探春两个身边的丫头又都稍嫌稚嫩,人手上就有些不够,连元春身边伺候的大丫头都被叫了过去打下手。

元春本也不以为意,不料她身边的丫头婆子才离了没多久,大管家林之孝就引着贾琏身边的护卫进了院子,直走到门外五步远的地方才住了脚,来替贾琏问她的话。

贾赦从大朝会结束后就躲回院子里不见人,东府里贾珍下帖子也吃了个闭门羹,邢夫人又是个一问三不知的,宁荣二府里多少人想探个风声都摸不着边儿。

贾母倒是独辟蹊径让人去寻贾赦这些年最宠的两个姨娘说话,可鹃鹂两位姨娘本就是贾琏安插的人手,就是得了个贾琮也不敢背主,哪里敢在爵位传承这样大的事情上多言,干脆就报了贾琮脾胃失调,两个人守着命根子闭门不出,贾母的人也只能无功而返。

探不着消息、摸不清贾赦的心思,便拿不出应对的法子。不论是想要趁机讨些便宜的族人,想多些回旋余地的贾母王夫人等,还是二房那些有意找个出路的下人,都只能把诸多念头先压在心里,等贾赦那边传消息出来。

以圣上对贾琏的爱重、贾琏此行的功劳,贾氏族内甚至交好的亲友都觉着贾琏袭爵乃是板上钉钉之事,连王子腾都特意又派了人登门拜访,叮嘱王夫人莫要节外生枝,徒增难堪。唯有东府小蓉大奶奶甄氏从去给甄太妃请安的嫡姐处得着一丝风声,说是宫中上皇对贾赦此举大为不满。

甄太妃原意是想转着弯儿点拨一下这个不孝的侄女,却不想甄氏得着信儿后半点儿没露口风,依旧安安稳稳在院子里调理身体,还顺着贾珍夫妻的心意安排了份颇为厚重的礼送去荣国府,以贺贾琏敬献祥瑞之喜。

不过即便甄氏一心安养,宫中迟迟没有旨意传出一事渐渐也叫众人觉出些许不对来,王夫人更是日日带着李纨求神拜佛,只盼着贾赦的折子能被押后再议,暗中变卖公中田产一事也不由先缓了下来。

结果事情拖了不过月余,御前太监总管夏守忠就亲自带着人来荣国府宣旨,圣上以先贤为喻,洋洋洒洒褒赞了贾赦贾琏父子一番,又赞贾氏一族门风,除恩准贾琏不降等袭爵之外,又额外赏赐了贾母、贾赦、邢夫人三人,以彰其教养之功。

宣完旨,夏守忠便喜气盈腮的向诸人、特别是代贾琏领旨的贾赦道喜。贾赦连称不敢,奉上红封之余还感激涕零的称自己是见贤思齐,不过东施效颦,当不得圣上谬赞。在场之人皆知贾赦指的是上皇禅位一事,不免担忧夏守忠回去添油加醋告他们一个大不敬之罪。

夏守忠倒只一笑置之,回宫后不过斟茶时将此事当作笑话说与杨垣听。杨垣正叫病倒后愈发喜怒无常的上皇折腾的十分乏累,闻言不禁莞尔,又传话出去多赏了贾赦一些古董玩器,夸他修身养性乃长寿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