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鸣不平

听说母亲接了荣国府的帖子,不似以往那般三两回里就有一次借口府中杂事繁忙推脱,林樟一练满了今日十张字,随手将笔撂在笔枕上,抬脚就往后院后院走。可怜他贴身伺候的四个小厮,一个忙着去接从笔枕上滑到案上的狼毫笔,一个急着去护他才写好的大字,剩下两个扶着小帽儿,匆匆跟在他后头,唯恐这位小祖宗一个不察磕了碰了,回头他们又要挨嬷嬷的罚。

主仆几个人小动静却大。林樟人才气哼哼进了正院的月门,贾敏就听着外头一片兵荒马乱的,又是小幺儿又是丫头,问好的、担忧的,樟哥儿长、大爷短,乱糟糟七嘴八舌,似是还有小丫头子躲避不及摔倒了。

贾敏这些日子又担心远在东南消息不畅的贾琏,又要陪林海应对通敌一事引发的朝局动荡,心系亲人们的安慰却困于内宅,已经有好几次夜半惊醒,再是每日里进补滋阴清毒的吃食,也难免口内生疮。正是最煎熬的时候,却听得林樟这样横冲直撞,她不免生了些怒意,只是涵养还在,也只是按着额角让身边稳重的丫头去将林樟领进来,莫要生出乱子。

林樟鼓着小脸一进来就看出贾敏恼了,本能的缩了下脖子,一想到小丫头子说的事儿又努力挺了挺小身板,虎着脸行过礼,也不往贾敏怀里蹭了,直接就站着问道:“那一家子惯会幸灾乐祸,恨人有笑人无,最是无情无义,凡事只顾着自个儿的,娘做什么给他们脸?”

贾敏原想耐着性子扳扳幼子这毛躁的性子,闻言不禁一怔,随即立刻抬头去瞧身旁的张嬷嬷。张嬷嬷会意,急忙就将丫头婆子们都撵了出去,自己亲自在门外喂贾敏新近养的两只八哥儿,保证谁也近不了正房的门。

等人都离得远远的,贾敏才恨的一拍炕桌,皱眉斥道:“你怎么不去大街上嚷嚷,叫人都听听这大逆不道的话!那一家子,哪一家子?你没点名道姓的说你外祖府上,我是不是还该赏你?”

即使林樟方才不曾指名道姓,可这个把月京里为着钦差意外身亡的事儿暗流涌动,下帖子请人的真没几家,贾敏一旬来也就应了荣国府这一家,刚才屋子里伺候的只要不是聋子傻子,都能品出林樟的意思。贾家是他的亲外祖家,林樟一个书香门第的公子,万不该说这样话。

林樟一噎,晓得娘亲这是担忧他坏了名声,倒没再出口顶撞,面色也稍微和缓了些,不再那么直眉楞眼的,只是还梗着脖子不肯认错。在林樟的心中,自己除了言语莽撞,容易落人口实,所说的每个字都是那些人应得的。

外祖家上上下下十几口人,即便贾琏总爱捉弄人,林樟也只认这个表哥,最多再添上表姐迎春,旁的人就连嫡亲的外祖母对他们两个外孙的疼爱里都有些算计,以至于林樟如今都不怎么厌恶那个轻浮浪荡的贾宝玉了。至少贾宝玉一颗心还是真的。

一见林樟那副占着理半步不肯退的样儿,贾敏就是一阵头疼,没好气的道:“这会儿就咱们娘两个,连你姐姐都在自个儿院子里歇着,你这副坚贞不屈的德行给谁看呢?还不给我过来!”

说到最后,贾敏忽然瞪了下眼,唬的林樟情不自禁就迈步子一点点挪了过去,小小的身子鹌鹑似的,偏眉眼还是之前那么倔强,瞧着倒有几分可爱。

贾敏一时又是爱又是气,到底把林樟搂在怀里狠狠掐了几把,掐的他嚎了好几嗓子,才虎着脸训道:“下回做事再这样毛躁,我便告诉你老子,让他好好给你紧紧皮!”

林海是君子,又向来主张因材施教,每每惩治林樟时都能捏准脉门,成效也是立竿见影,故而贾敏虽不是一味宠溺孩子的慈母,也爱让林海帮着收拾这个小魔星,正好省得自己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