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多了风浪,人总额外沉得住气些。贾母略一思量就想好了退路,只是天不遂人愿,她再如何筹谋,也没算到史湘云竟然同薛宝钗一见如故,连迎春探春两个都要退一射之地。
原来,史湘云前几日头一回由婶娘们带着出门做客,很是见识了一番北静王府的富贵繁华,也在不少勋贵人家的太太奶奶跟前露了脸,攒了一肚子的话想与人说。可她与家中堂姊妹并不投契,也就一直忍到了荣国府,才能痛快说道一回。
迎春安静,探春天份虽好却没见过这样世面,大半时间只能洗耳恭听,可这一回多了个博闻强识的薛宝钗,局面立时便不一样。
无论说的是俗是雅,大至王府里乐师演奏的名家曲谱,小至茶水点心衣裳首饰,只要史湘云提起的,薛宝钗总能知晓其中的典故亦或来历,一一细声说与众人听,才学之高直叫史湘云心悦诚服。且薛宝钗有了这般的才华,依旧姿态从容,毫无骄矜之色,待姊妹们温柔和平,更令史湘云直接因为知己,相见恨晚。
后来打赏上房里传话搬东西的丫头婆子时,史湘云身边的翠缕几乎将她们主仆带过来的私房钱用尽。迎探二人都无知无觉,唯有薛宝钗瞧在了心里,等到无人时才由心腹丫头莺儿陪着,亲自将自己的体己私房匀了些给史湘云,白日里还常与史湘云一起做些应付她婶娘的针线活计,吃穿用度上有了什么都不忘背着人分些过去。
不过几日功夫,史湘云就看薛宝钗重过贾宝玉十分,亲热更甚旁人,贾母知道了又是好大一场气生,王夫人倒是在佛堂里念了许多的佛,十分畅快。
直到贾琏一行出事的消息在京中传开,贾母王夫人才暂时消了这些心思,一心派人去外头打听起来。
史湘云这回来荣国府,不止四个有体面的嬷嬷押车,史家内院的管事媳妇也亲自跟着来了。这媳妇的婆家祖上是跟着第一代忠靖侯出生入死过的忠仆,又无父母兄长,不知姓氏宗族,便由老侯爷赐了史姓,在家中极有脸面。
可以说史家的荣耀传了几代,这一家子就伺候了几代,其风光处连荣国府现如今最威风体面的赖家也多有不如。便是贾母,也亲热的招了这史荣媳妇上前,赏她个小杌子坐着细细回话,并不似以往那般随便打发史家的下人走。
可惜贾母拉着人怀念了半晌多年前的旧事,又说了会儿两位史侯儿时的趣事,史荣媳妇守着下人的本分陪着唏嘘凑趣过后,还是说起了此行的正经事。
她如今是史鼎之妻的左膀右臂,等闲事都劳动不到她头上,这一回陪着她们家大姑娘过来荣国府,也是史鼎夫人的吩咐,甚至还有史鼎的意思在里头。
史荣媳妇是个性子灵透会做人的,话头起的也好,从前几日北静王府里头给太妃做寿,她们夫人带着史湘云出门得了许多太太奶奶的喜欢说起,等贾母也跟着夸了一遍史湘云的品貌、史家的教养,感叹几句真是长大明理了,史荣媳妇才将话一转,问起了史湘云的住处。
话儿说的再和缓,细品起来只有一个意思:她们史家的大姑娘,年岁渐长,按着贾母的话,是已经长大知礼仪廉耻的了,要仔细男女大防,自然再不能同荣国府的表少爷一个院子里含混住着了。
问完之后,史荣媳妇板板正正的端坐在杌子上,面上还恰到好处的带着些对老姑太太的讨好之意,仿佛方才那句话,只是她一个忠心耿耿的老仆随口一提,并不是史家的主子们借她之口表明态度。
在场诸人不论见识长短,对后宅里这些弯弯绕都是熟悉的。史湘云从牙牙学语起每回来贾家小住都是同贾宝玉住在贾母的碧纱橱内外,史家之前也不曾多说什么。今儿突然让手下得用的管家媳妇特意提了这事儿出来,那就说明史家在史湘云的事上已经拿了主意。史湘云已经是能跟着婶娘们出门交际的大姑娘了,不定什么时候就要相看人家,且要相看的人家里头,肯定没有贾家,没有贾宝玉。
邢夫人惊得眼睛都瞪大了,叫身边的迎春悄悄碰了下手臂,才急忙拿帕子遮掩着低头不语,免得一会儿又让人揪着作筏子出气。较之邢夫人,王夫人城府就深得多了,无需探春在旁多事,就能维持住面上的神色,只是看着史荣媳妇的眼神却难掩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