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先生说笑了,吴侯与魏王一衣带水,同为州牧,互为同盟,自当和睦相处,安抚百姓……”
听到周瑜的话宁容只是笑笑,开什么国际玩笑,面前的可是帮助孙家定鼎天下三分的周郎,他的话怎么能够当真。
“哦,对了……”
宁容猛然一拍大腿,却是仿佛想起了什么。
“周都督,今日你我于这大江之上相遇也是缘分,宁某却有一件事还要拜托都督!
如今天下各州郡县皆不同程度的遭受了洪涝灾害,粮草自然犹如兵器一样贵重不可私自出售。
然而……实不相瞒……”
宁容叹口气,脸上露出难以言表的模样,让周瑜心中猛然一动,果然,对方跑到大江之上,看来还真是有原因。
“魏王麾下淮南寿春太守糜竺,在其管辖境内竟然有人私自贩卖粮草于东吴,多日前曾被我府兵当场查获,运粮的船队打的竟然是糜家的旗号……所以……”
宁容说到这,微微停顿一下,瞅着周瑜,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还要劳烦都督在境内查探一下,看看是谁在私自购买粮草,破坏你我两家之关系!
当然,若是吴王需要粮草,大可以直接派遣使者前往许都,相信以你我两家同盟之谊,定然会皆大欢喜!”
周瑜静静的听着宁容的话,尤其是瞅着对方那溢于言表的模样,心下却是吃了一颗定心丸。
“原来如此,这糜家可是宁容的妻舅之家,竟然私自出售粮草,这也怪不得他竟然亲自前来探查,只是……到底是谁在买卖粮草呢?看来这江东世家又在不安稳了!”
想到这,周瑜连忙对着宁容说道。
“先生雅量高达,吴王与在下皆是对先生仰慕非常,如此事定然是歹人陷害糜家,先生不必挂怀,在下回程后定会探查究竟,当然,若是先生愿意屈尊东吴,吴王自当扫塌相迎!”
“呵呵!吴王信义著于四海,宁某也是佩服,若是将来宁某走投无路,还望都督在吴王面前美言几句啊……”
宁容和周瑜有说有笑的互相吹捧着。
裴元绍端着刚刚醒好的杏花雨走了过来。
“来,公谨尝尝宁某的私酿如何!”宁容满脸笑容的接过酒坛子,为两人斟满酒水。一时间酒香飘满了整个船舱,惹人心醉。
怪才宁容,那个计谋诡异,用兵如神,战无不胜的右军师,竟然会来到长江?难道他对东吴有所图谋?
周瑜对于宁容的事迹那是多有研究,未此他还成立了一个消息情报部门,起初就是为了收集宁容征战沙场的谋略,现在却是逐步扩展用途。
对于这个秘密组织的存在,宁容只是知道其存在,可是对于其名称,分布,构建,人员关系,却是一无所知。
许是东吴地处江东偏安的原因,消息较为闭塞,想要让二十四楼直接打入其中那是千难万难,因为这年代十里不同音,更何况于江南特有的民族风。
不过,宁容却也能够大概了解东吴这支情报组织的主要任务,毕竟他相信孙策等人成立的初衷,应该和曹操的初衷是差不多的。
所谓情报机构,无非就是以下这么四点内容。
其一,用来收集敌对势力君主的言行爱好,以及君臣上下的关系,朝堂的人情关系。
其二,收集敌对势力中重臣的情况,包括其处事作风,就像周瑜了解研究宁容的在各个战役中的计谋一样。
其三,自然是收集敌对势力的民情,就比如此刻洪涝灾害之后,靖安司就收集到东吴灾情严重,流民甚多,孙策等人已然没有精力去扩张地盘。
其四,自然还有监视本国的重要人与事。
……
“宁先生真是过谦了,先生之谋略足以称的上是惊世骇俗,却是不知先生为何不在许都,反而在这长江之上?”
周瑜跟着宁容走进船舱,宁容坐的船是大船,上面还有十几个护卫,因而他邀请周瑜落座,瞅了眼他旁边的校尉,却见其正在与裴元绍斗鸡眼。
“呵呵呵……这位校尉器宇轩昂定然是吴侯麾下能征善战之将,却不知如何称呼?”
宁容避而不谈,却是对这位耿直的家伙有些兴趣。
“宁先生过誉了,这位乃是吴王帐下杨威校尉吕蒙!”
周瑜对着吕蒙点点头,转而对着宁容介绍道。
呃?
这……这位就是吴下阿蒙?
宁容听到这话,心中暗自嘀咕,原来东吴未来的都督,年少时竟然如此耿直。
“原来是杨威校尉,失敬失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