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7章 集体智慧

灭明 蓝盔十九 3341 字 2024-04-22

没想到周清柔在面前四五步的地方,忽地停住脚步,美丽的眸子迎着李自成的目光,仅仅是最短暂的一瞬,她就低下螓首,身子摆动了一下,然后用双手捻着自己的发丝……

妈的,老子忘了,这是华夏,百姓还延续着大明时代的理学!

李自成这才清醒过来,向前走了三四步,靠近过去,“清柔,怎么样,还能适应船上的生活吗,有没有晕船?”

“还好吧,”周清柔抬起头,笑道:“江内还算风平浪静,出了江口,海面上才有些颠簸。”

李自成拉着周清柔的双手,道:“清柔,朕去招呼曹建一会,你在此稍等!”

“嗯!”周清柔羞涩地一笑,却也乖巧地寻了没人的地方,耐心地等待着。

李自成找到曹建,将船厂的事情交代几句,整个金山卫堡,将全部做为船厂的生活区,堡内将成立研发部,朝廷很快便派出人员,做为他的副手。

曹建看着宽阔地形,能停放数十艘舰船的码头,以及远方隐隐绰绰的金山卫堡,心中起伏不定,向李自成行过大礼之后,他小心地道:“皇上,这儿就是船厂永久的家吗?”

“永久的家?”李自成看着码头上忙碌的人群,笑道:“曹建,你知道朕为何要求你将研发部独立出来?”

曹建愕然,道:“难道不是为了让草民集中精力研发最新的战舰?”

“是让你们,不是你个人,集中众人的智慧,才能更快研发出先进的战舰,”李自成淡淡笑道:“华夏这么大,不可能只有一个造船厂,研发是研发,生产是生产,研发部出来的图纸,可以交给松江的金山船厂,也可以交给其它的船厂,生产的速度会大大加快。”

曹建一向只管研发、生产战舰,对身外的事物基本上不会关注,但今日听了李自成的话,似乎有所感悟,眯缝着双目,喃喃地道:“皇上,草民懂了!”

李自成拍拍曹建的膀子,笑道:“曹建,好好干,华夏特别重视科技的发展,如果你的贡献突出,将来封爵,也不是没有可能!”

“封爵?”曹建一愣,这可是荫福子孙的事,不过,想到他的过去,曾经收人蛊惑,刺杀李自成的事,又吓得匍匐在地,“皇上,草民不是为了封爵,而是为了赎罪!”

“快快起身,”李自成等曹建起身,方道:“这都是过去的事了,以后休要再提,曹建,向前看,为了舰队,为了华夏!”

曹建呆了一呆,很快便反应过来,咧开嘴笑了,“皇上说得对,草民暂时不想身外的事,一切为了舰队,为了华夏!”

李自成又向曹建交代了几句,这才离开码头,带着周清柔回到金山堡城,当晚在城内的临时行辕宿了。

李自成带着亲兵,亲自去金山卫考察,将船厂的地址确定下来。

金山卫堡几乎就是一座小城,周长十二里,城墙高达三丈三尺,底座厚达两丈,城内名义上有一卫之兵,实际上只有不足两千士兵,原本是抵御沿海地区的倭寇,倭寇被歼灭后,金山卫并没有裁撤,而是保留下来,但金山卫的作用大大降低了。

堡内都是大明的军户,随着弘光朝廷的覆灭,士兵们人心不安,已经有上百士兵逃离了卫堡。

李自成来到金山卫之后,解除了所有士兵的武装,从中挑选了会水、会船的五百余人,预备加入南海舰队,其余的军户,解籍为民,连同他们的家眷,全部迁移至北面黄浦江畔的朱泾,由地方官府提供土地,协助建造房屋。

金山卫内原本的房屋,将留给造船厂的工人。

五百士兵现在不用登船,暂时是金山卫的护卫,等到曹建的船队到达之后,将成为造船厂的青壮劳工,负责平整土地、修建码头等外围事项。

金山卫堡做为船厂,最大的便利,是距离海岸线很近,船厂的工人们晚上可以回堡内与家眷团聚,也因为这个原因,造船厂被李自成命名为“松江金山造船厂”。

按照李自成的计划,松江金山造船厂以建造战舰为主,在间隙期也可以建造商船,避免工人、船坞空闲,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许王家、周顺分别向李自成推荐了来自意大利的传教士卫匡国、艾儒略,以及弘光朝廷的兵科给事中陈子龙。

李自成亲自考问,卫匡国、艾儒略两人长于天文学,而陈子龙对科学只是识得皮毛,与李自成期望的纺织、造船技术,几乎不沾边,倒是与航海有一定的关系。

没办法,先凑合着用吧!华夏要大规模兴办高等教育,一时半会缺少教员,只能依赖这些西洋的传教士了。

来自西洋各国的传教士,除了是虔诚的教徒,还身怀这个时代最先进的科技学识,他们来到大明、华夏的土地上,渴望传扬宗教,与李自成“用天主教改造华夏、阻击西南部的恐怖教”的宗旨,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完全可以发挥这些传教士的长处,榨取他们身上的积级价值。

李自成让卫匡国出任松江纺织学院的校长,陈子龙暂时为副校长,艾儒略则是天文学方面的负责人。

凭着这三个人,根本无法负担起整个学院,李自成预备回京之后,从西宁、兰州高学毕业的学子中,派出几名教员。

此外,曹建将常驻松江的金山船厂,只要时间允许,可以去松江纺织学院兼任客座教员,专门讲解造船方面的知识,为华夏培养新的造船人才。

为了激发卫匡国、艾儒略两人的工作热情,李自成允许他们在学院内部传播天主教;松江城内,也会兴建一些天主教堂,向普通百姓传播天主的福音,只要行为不是太过激,地方官府都会积级配合他们。

不过,李自成要求他们以华夏的方式传播天主教,一句话,就是承认他的教皇身份。

陈子龙倒也无所谓,罗马毕竟在遥远的数万里之外,皇上在华夏的地位,与教皇也没多少区别,甚至还高过教皇,但卫匡国、艾儒略两人犹豫不决。

卫匡国、艾儒略都受过系统的神学教育,对罗马教皇忠贞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