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争执

末了,黄侍郎也站出来附议。这下子武将们不干了,纷纷站出来支持靖国侯。

“百姓乃国之根本,将士们的长矛应该对准外敌而非百姓,迫于生计的反叛可以从一开始就遏制在萌芽里面,还请皇上三思!”

“末将附议!”

“末将附议!”

朝廷中分作文武两派,就这件事吵得不可开交。

宣帝把目光投向大皇子齐骜,问道:“骜儿怎么看?”

齐骜出列抱拳道:“回父皇,靖国侯和护国公都是为我大齐考虑,只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无法确切的说谁对谁错。儿臣认为将流民安置在城外变数太大,而且粮草告急,军中将士尚且不能饱腹。粮草一旦供应不上,必生暴乱!所以儿臣斗胆将安置房迁移到京郊,将一日施粥两次改为一次。儿臣已经派兵驻守京郊,可确保万无一失!”

杜青山几乎一夜没睡着,昨日出去看到被安顿好的百姓重新过上了流离失所的日子,搭好的粥蓬被人拆了干净,一问之下,大皇子下令把流民都赶到百里之外的京郊。

不行,这样下去会产生暴乱的,他要赶紧进宫向皇上禀明情况!

顺道拐到练武场,见杜晞晨已经起来了,正在扎马步,老脸上一阵欣慰,心口的憋闷散去不少。至少儿子是争气的,现在开始努力也还不晚。

交代了几句,他就进宫了,杜晞晨发现她爹的表情凝重,肯定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

不得不说她的直觉很准,她爹是个武将,本就不是那些言官的对手,更何况涉及到民生的大事,朝中文官也不甘心被喧宾夺主,定然要站出来辩驳几句的。

“皇上,流民安顿一事马虎不得,先前搭建安置屋,一日施粥两次,虽说只是勉强温饱,但是末将可以保证这些灾民绝对不会产生暴乱。现在大皇子把灾民都赶到京郊,而且一日只给一次稀汤,灾民们食不果腹,居无定所,最容易滋生叛乱。”

“尤其是在京城附近,请皇上三思!”

早朝上,杜青山言辞恳切,触人心弦,他领兵打仗多年,深知其中的要害,他的话得到了大多数武将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