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环保建材厂

风流青云路 老周小王 3241 字 2024-04-22

由于风电站和光伏电站的建设成本比水电站高得多,所以这些小型风电站和光伏电站的装机容量很小,一般不超过一百千瓦,不过也足够供应整个村的电量而有余了,多余的电量就可以并网销售,获得一些收入。

回到了乡政府所在地,苏星晖看到了一座正在生产的工厂,他问贺宣文,这座工厂是生产什么产品的,贺宣文告诉他,这是一座环保建材厂,是专门生产环保建材的。

苏星晖饶有兴趣的进厂去看了一下,原来,这座厂是磐石乡引进的一座环保建材厂,其主要原材料是采石场的副产品—石粉,还有各种竹木纤维等等,包括山上的竹子、灌木,以及种玉米之后剩下的秸杆等等,都可以作为原材料。

把这些原材料,加上一种特殊的高分子防水防火材料,用一种特殊的生产工艺,进行高温压制之后,就成为了一种防水防火板材,可以作为建筑或者装修时使用的板材。

这种板材具有防水、防火、美观、坚固耐用、无甲醛等优点,是京城大学的新技术,而且这种板材所需要的原材料在磐石乡这里可以说是随处可得,成本比较低,所以利润还是比较高的。

这个厂的老板孔昭华也是贺宣文原来在工作当中认识的一个商人,贺宣文到磐石乡之后,便搞起了招商引资,找到了孔昭华,孔昭华的手上正好有这么一项技术,贺宣文一听,这简直太适合磐石乡了,所以就鼓动孔昭华到他们乡建了这样一座工厂。

磐石乡的几家采石场,每年生产石料之后产生的副产品多达数十万吨,这些石粉当然也有一些其它的用途,比如修路做水稳层,但是用量不算大,这么大的量是用不完的。

这些副产品已经堆积了好几年,现在已经堆积如山,如果不找一个出路的话,对于环境,对于周边村民的安全,都是一个隐患。

现在引进了这样一个环保建材厂,正好可以用这些石粉来制造这种环保的板材,每年的用量都非常大,能够消化掉这些石粉,还能够得到一笔收入。

另外,这个环保建材厂建在这里,也能够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增加产值和税收,这算是一举几得的事情了。

苏星晖听了之后,他觉得这个厂确实很不错,他也跟孔昭华亲切的握手寒暄,表示了对他的欢迎,这让孔昭华有一些受宠若惊的感觉,一个常务副市长啊,还从来没有这么大的干部跟他这样说过话呢。

孔昭华带苏星晖到堆料场和生产车间看了看,这个项目由于是用特殊的设备进行高温压制,所以并没有什么污染,粉尘的量也不算大,就是起风的时候,会把堆料场的石粉扬起来,不过平时厂里都会用那种雨布把这些石粉堆盖上,所以这个问题也很好的解决了。

苏星晖还到成品展示厅去看了一下,这些板材看上去跟那种大理石板材毫无二致,他拿了一块试了一下,这种板材比大理石板材要轻巧太多了,估计重量只有大理石板材的一半还不到。

这些板材压制出了各种各样的花纹,还有各种各样的颜色,这让这种板材看起来漂亮极了,比那些天然板材还要漂亮。

苏星晖敲了敲一块板材,板材传来的声音也跟大理石板材差不多的清脆。

孔昭华还把一些测试得出来的数据给苏星晖看了一下,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这种环保建材在强度上不亚于大理石板材,各项指标也都合乎国家标准,确实是一种合格的建筑材料。

可是这种板材的原材料都是非常廉价的材料,比如石粉,一吨价格不到五块钱,那些竹木纤维和秸秆等等也都是非常廉价的,就靠这些廉价材料就能制造出这么漂亮坚固的建筑板材,只能说科技真的是太神奇了。

这家环保建材厂目前可以提供就业岗位上百个,每年的产值数千万,对于磐石乡来说,算是一个不得了的大企业了。

关键是,这家环保建材厂不但创造了经济效益,创造了就业岗位,还创造了社会效益,特别是将几家采石场一直以来累积下的大量石粉都给消化了,消除了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采石场制造的副产品石粉,苏星晖再熟悉不过了,这些石粉平时不好卖,只能堆积在矿山周边,堆积如山,风一吹满山都是白蒙蒙的石粉,环境污染非常大。

环境污染还算事小,安全隐患才是最大的,把这些石粉堆积在山上,等于是一个巨大的尾矿库,等堆积得太高了,一下雨就有可能造成滑坡现象,这对周边的村庄都是巨大的安全隐患。

这家环保建材厂把这些石粉消化掉了,不就把这种安全隐患也给消除掉了吗?

所以说,贺宣文引进这家环保建材厂,是一举几得的好事,看得出来,贺宣文在这件事情上还是很动了一番脑筋的。

苏星晖又问孔昭华,这种建筑板材的销路如何,孔昭华说现在全市都在大搞房地产开发,对建筑材料的需求量很大,所以他们的销路是不用愁的,每年都是供不应求。

孔昭华一说起这个,便是一脸兴奋,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没有什么比产销两旺更让他们高兴的了。

苏星晖也一直微笑着听他们讲,等他们讲完之后,苏星晖对孔昭华说:“孔总,那祝你生意兴隆,财源广进了!”

孔昭华激动的说:“谢谢苏市长了!”

离开了这家环保建材厂,苏星晖又去乡里招商引资进来的其它几家企业,比如食品厂、饮料厂等等,总体来说,磐石乡的招商引资工作还是做得相当不错的,这些引进企业让磐石乡的经济比较繁荣,可以看得出,贺宣文在磐石乡的工作还是相当扎实,富有成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