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章 有担当

风流青云路 老周小王 3231 字 2024-04-22

宝州的医护人员同样也不例外,在这个危难时刻,他们也都义无反顾的站了出来,他们几乎天天加班,对发热门诊的病人进行检查、甄别。

虽然宝州市的各项预防措施都做得很不错,但是非典的阴影还是越来越浓烈的笼罩在宝州市上空,在三月,除了几例已经确诊的非典病例之外,宝州各区县总共还增加了几十例疑似非典病例。

这些病例都被进行了隔离,而他们居住的小区居民楼同样也被隔离了,一时之间,宝州市有几十栋居民楼都被红色的带子围了起来,有武警在外面守卫着。

隔离是非典期间最常用的一个词了,只要是发现这栋楼里有一个非典或者是疑似非典病人,整栋楼的人都要被隔离,隔离大概为时一周,这一周的时间里,他们不能出去上班或者上学,连买菜都不能出去。

在这一周里,有武警为他们站岗,有卫生防疫人员每天给他们的楼里消毒,有专门的医护人员每天为他们量体温,还有专门的后勤人员给他们送补给,其实说起来,这日子过得还挺惬意的呢。

宝州市所有的市领导都分配了任务,每人至少要负责一处被隔离的居民楼,如果谁负责的居民楼出了什么问题,那这位市领导将会负起责任来。

苏星晖被分配到的是东郊新区的一个小区里的两栋居民楼,这两栋居民楼,各出了一位疑似非典病人,这两位非典病人现在都被送往了绿洲慈善医院,进行了隔离观察治疗,而这两栋居民楼,当然也要隔离起来。

苏星晖主动接下了这两栋居民楼,他说自己年轻,所以多接点任务没什么关系,这样的担当,让不少市领导都对他多了一些好感。

市领导们大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这一次宝州市区被隔离的居民楼数量比较多,每位市领导负责一栋还不够,还有几栋居民楼也需要有人负责,苏星晖这样年轻的人如果不出来多担负一些任务,难道让那些老头子担负吗?

如果苏星晖不主动多担负一些任务,这些市领导一定会有意见的,但是现在苏星晖主动出来了,那些市领导们自然还是领他的情的。

要知道这个任务可不是什么寻常的任务,虽然这些居民楼里只是出了疑似非典,未必真是非典,但是万一是非典,而且这病被他们传染上,那就算不死也去了半条命,能够少负责一栋是一栋。

苏星晖主动第一个出来担负了两栋居民楼,随后程志国和辛静也各自挺身而出,他们也各自多担负了一栋居民楼,还剩下最后一栋居民楼没人负责,赵义臣道:“这一栋就交给我吧。”

魏子明这个时候不出声都不行了,毕竟卫生防疫是市政府这边的工作,他手下三名副市长都挺身而出了,他这个市长要是龟缩,那未免太不好看,于是,他说:“赵书记,这一栋还是我来负责吧,你居中指挥就好。”

而宝州的几个工业园区,土建的速度都非常快,这是因为使用了大量的建筑机械,特别是那些大企业,他们的资本雄厚,大量的资金投入进去,土建速度想慢都慢不了啊。

在这里承建土建工程的,有不少都是像海民建筑、米氏集团这样的大公司,他们的技术力量雄厚,建筑机械多,还将不少新技术应用到了建设上面,这更加加快了他们工程的进度。

当然,这也是因为在宝州降水量比较少,没有南方的梅雨季节,所以这也算是宝州的一个优势了,让他们的工程很少会因为雨水而被打断。

苏星晖现在正在看的,正是瀚海集团的项目建设地,陪同他的,除了刘欣之外,还有昌先发。

苏星晖问道:“按现在的速度,这一期工程,什么时候能够建起来?”

昌先发道:“大概需要五到六个月吧,集团对这个项目是非常重视的,所以资金的供应是有保障的,只要有资金,这个项目的建设会是非常快速的。”

苏星晖点了点头,对于这个速度,他还是很满意的。

由于侯文昌和许小光他们之间的良好关系,这个项目是由海民建筑来承建的,海民建筑的实力当然是没话说的,他们现在在全国都算是鼎鼎有名的建筑企业,承建过多项在业内非常有影响力的大工程,获得鲁班奖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他们现在人才侪侪,在建筑工程方面的技术方面也有许多创新,这让他们承建的工程既快又好,所以,瀚海集团把这个项目交给他们,也算是双赢了。

除了这个项目之外,其它在园区投资的企业现在也都开始了土建工作,整个园区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按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今年到下半年,这些企业都可以开始正常的运作了。

现在这些企业都在宝州城区租了办公楼,已经开始招人了,到宝州来的外地人才非常多,有许多都是冲着这些在it界鼎鼎大名的公司而来的,他们招到人之后,已经开始工作了,不过,在那样的办公楼里工作,也只是权宜之计。

苏星晖道:“昌总,你们是最有朝气的行业,怪不得在土建的速度上也这么快啊!”

昌先发道:“那当然了,我也想早点搬进新办公楼里来办公呢,新的办公楼采用了不少新技术,比如在楼顶上安装光伏发电设备,可以供应整座大楼的用电,另外通过特别的设计,可以让办公楼在不需要额外的能源的情况下,就能冬暖夏凉等等。”

苏星晖倒是听侯文昌说过,这座新办公楼将会是当今建筑新科技的集大成者,到时候将会极具时代感,成为卫齐电子信息产业园的标志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