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吃螃蟹

风流青云路 老周小王 3313 字 2024-04-21

秋风起,蟹黄肥,现在这个季节,正是吃螃蟹最好的时节,这母螃蟹一剥开壳,可以看到满满的一壳蟹黄,金黄金黄的,让人看了真是馋涎欲滴。

张萍又拿来了几碟作料,放到了他们面前道:“蘸作料吃。”

这作料非常简单,一点醋,一点生抽,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那切得细碎的几撮姜丝了,这东西是去腥提味的,是吃螃蟹的必备品。

苏星晖蘸了作料,吃了一口蟹黄,点头道:“这螃蟹确实好。”

聂鑫笑道:“好就多吃几个,今天管够。”

他们一共四个人,这一盆螃蟹却有近二十只,确实是管够了。

苏星晖道:“好吃也不能太吃多了,螃蟹性凉,吃多了对胃不好,还是要适可而止。”

聂鑫点头道:“是啊,什么东西都是过犹不及,要适可而止,县长的话很有哲理啊!”

苏星晖虽然说着要适可而止,可是这么美味的螃蟹让他食指大动,很快就把一只螃蟹吃得干干净净。

聂鑫道:“县长很会吃螃蟹啊,吃得一点都不浪费,还这么完整。”

苏星晖的吃法确实不浪费,而且剥出来的壳都还能完整的摆成一只螃蟹的模样。

苏星晖道:“我们上俊县也是出螃蟹的,那里的湖也多,只不过没有扬澜湖这样的大湖而已,那里的螃蟹也很好吃,我们每年秋天都是要吃螃蟹的,所以我吃螃蟹的技术还不错。”

聂鑫道:“那上俊县也是一块宝地啊。”

苏星晖道:“是啊,其实崇津县跟上俊县的地理条件非常相似,崇津县的面积还比上俊县大得多,而且襟江带湖,单论条件,崇津县的条件比上俊县要好,所以,上俊县发展得起来,崇津县没有道理发展不起来。”

聂鑫又给苏星晖拿了一只螃蟹,他点头道:“有苏县长在我们崇津县,我相信崇津县一定能够发展起来的。”

苏星晖道:“一个县的发展,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大家共同努力,崇津县才能发展起来。”

聂鑫道:“这没话说,以后县长您指到哪里,我打到哪里,来,我敬您一杯!”

张萍也端起了她面前的酒杯道:“县长,我也跟聂鑫一起敬您一杯,谢谢您对他的关照。”

苏星晖微笑着端起酒杯道:“行,我们一起喝一杯,以后共同把崇津县给发展好!”

聂鑫点了点头,印尼罗氏集团的那个农产品加工厂,他当然是知道的,这也是现在崇津县的重点企业之一,可以对崇津县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能够消化掉崇津县丰富的农产品,聂鑫自己对这个加工厂也是非常重视的。

崇津县以前是一个农业为主的县,仅仅农业产值,就能够达到几亿,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占了原来崇津县总产值的百分之六十以上,而这个加工厂能够让这些农产品的附加值大大提高,聂鑫当然对它重视了。

但是,仅靠这样一个加工厂就能够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吗?

聂鑫对此还是有一些疑问的。

苏星晖道:“光靠一个加工厂当然不可能实现崇津县农业产业化,但是崇津县的农业还是有很大潜力可挖的,以后也可以多引进一些与农业相关的企业,真正实现产业化。”

聂鑫若有所思的点着头,苏星晖的话让他真正的思考起这方面的问题了,这一年来,他在修堤和抗洪抢险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对于发展崇津县的农业倒是没有想得太多,看来现在是应该把精力放到这上面来了。

苏星晖道:“比如扬澜湖,咱们县搞退耕还湖,虽然少了一百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可是不是多了一百平方公里的湖面吗?这湖面也是有出产的,而且出产不一定比一百平方公里的土地要少,像这个就是一个增长点。”

聂鑫点头道:“对,我们可以加强渔业生产。”

苏星晖道:“扬澜湖的水质非常优良,完全可以搞特种养殖,养殖一些经济鱼类,或者螃蟹等等经济价值高的水生动物,而养殖方式可以用现在比较先进的网箱养殖,我觉得你最近可以在这个方面多动动脑筋。”

聂鑫有一些茅塞顿开的感觉,崇津县的退耕还湖,本来是让他很烦恼的,一百平方公里,而且全是肥沃的土地,少了这么大一块良田,崇津县的粮食总产量肯定会受到影响。

可是苏星晖的指点让他的思路一下子开阔了,是啊,不是可以搞特种养殖吗?

当然,这个网箱养殖以前崇津县没人搞过,在技术方面还需要找人来指点一下,但是有了这个思路,就有了方向。

聂鑫高兴的说:“是啊,咱们崇津县的大闸蟹可是很有名的,要是在扬澜湖搞大闸蟹的特种养殖,一定会很有前途的。”

苏星晖笑道:“以后说不定光是扬澜湖的大闸蟹都能创造出不亚于现在崇津县农业总产值的成绩呢。”

聂鑫点头道:“县长,你真的启发了我,明年开始,我就要在崇津县大力发展特种养殖,让扬澜湖向我们贡献财富。”

苏星晖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们在扬澜湖这么大的一个湖边,当然要充分利用扬澜湖的资源为我们创造财富了。”

聂鑫道:“县长,你说到了大闸蟹,正好,今天我一个乡下亲戚给我送了几斤螃蟹过来,你到我家吃螃蟹,喝点酒吧。”

说完,聂鑫有一些忐忑的看着苏星晖,今天找苏星晖汇报工作,他本来就想请苏星晖到家里去喝酒,那螃蟹也不是他亲戚送的,是他专门到湖区去买回来的,是最好的大闸蟹。

不过他心里有些没底,不知道苏星晖会不会去,那一次省里对苏星晖进行调查,他有意疏远苏星晖,他心里就一直有一个疙瘩,他怕苏星晖的心里也有这么一个疙瘩。

他一直犹豫着不敢发出邀请,直到现在,苏星晖提起了螃蟹,他才借这个机会发出了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