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四章 成敏行

风流青云路 老周小王 3216 字 2024-04-21

侯氏集团和几位涉足酒店餐饮业的港商、华商也在新区进行投资,修建几座高档酒店,崇津县目前在大力发展旅游业,在这里投资高档酒店,前景同样是非常好的。

在经过去年底的投资热潮之后,九八年的一月,崇津县的招商引资力度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加速的趋势,这简直是一个奇迹,这种奇迹,完全是苏星晖带来的,这让所有人都为之惊叹。

在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当中,苏星晖却把眼光投向了另一个地方,这一天,他将县审计局行政事业审计股的股长成敏行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

成敏行今年也是三十多岁,是洪州大学会计系的毕业生,毕业之后回到县里,就一直在县审计局工作,从事审计工作已经十多年了,他在审计业务上非常娴熟,可以说是审计局业务最精通的一个,可是他就是升不上去,到现在也才是个股长。

苏星晖听到成敏行这个名字,还是段琦告诉他的,段琦跟成敏行是洪州大学的校友,平时交往比较多,也惺惺相惜,所以段琦向苏星晖推荐了这个人,希望苏星晖能够用成敏行。

那一天,他给苏星晖讲了很多成敏行的轶事,比如有一次成敏行到异地进行审计,审计一座堤坝工程的财务收支状况,在审计中,他发现这座堤坝工程抛水下石方的数量似乎有问题,可是他查了所有凭证,都查不出什么证据。

这些石方都是当地村民运到那里去抛的,凭证里有着完整的抛石方的记录,有着完整的从采石场磅房出库的磅单,有着所有经手人完整的签字,看上去天衣无缝,什么破绽都没有。

当时,成敏行感到自己陷入了死胡同,他决心要打开这个突破口,他连续几天没有再看凭证,而是把自己关进了招待所。

几天之后,他从招待所出来了,他直接去了气象局,到气象局查阅了堤坝工程进行的那段时间当地所有的气象记录,结果,他查出那段时间有好些天都在下大雨,可是本应该是下大雨的那些天,抛石方的记录依然存在。

他当时就找到了工程承包方,把复印的气象记录扔到了他的面前,问道:“这个怎么解释?”

工程承包人看了那份气象记录,一下子傻眼了,他没有想到成敏行能够从这个方向打开突破口,因为下大雨的时候,采石场是不可能开工的,而抛石方也是不可能进行的,但是他们的记录却还是完完整整的。

就这样,工程承包方虚开各种单据,骗取抛石方的款项的事实被揭穿了,成敏行在这里打响了漂亮的一仗。

为农民说的话,苏星晖并没有再说,说了这几句话,已经足够了,足够让他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了,再说多了的话,反而适得其反,让人觉得他矫情。

苏星晖道:“至于财政收入的问题,大家大可不必担心,在一九九八年,我保证崇津县的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在一九九七年的基础上,不低于百分之三十。”

苏星晖的话,语惊四座,几乎所有人都倒抽了一口凉气。

苏星晖的话是什么概念?大家稍微想一想,就能够算得出来,苏星晖的话实现的难度有多么大了。

一九九六年,崇津县的财政收入是四千二百三十万元,一九九七年的财政收入具体数字还没有出来,不过在苏星晖到任之后,崇津县的财政收入增长势头十分明显,超过四千五百万元已成定局。

四千五百万元,其中百分之六十以上都是来自于农业税和提留统筹,而苏星晖要在取消农业税和提留统筹的基础上,还增长百分之三十的财政收入,这就是说,今年财政收入的实际增长幅度不低于百分之九十,这几乎是再造了一个崇津县啊。

一年之内,财政收入增长百分之九十,这在崇津县这些县领导心里,简直是一个不可能发生的奇迹。

但是苏星晖胸有成竹,他在上俊县、昌山县都创造过这样的奇迹,而现在其实他在崇津县的条件比以前更好,因为现在愿意给他投资的人越来越多。

如果不是九八年发生的这场大洪水,苏星晖会直接把预期提高到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但是这场大洪水真的是太耽误事了,不但造成损失,而且会让不少行业都陷入停滞。

孟令国道:“苏县长,你今天这话是要记在会议纪要上的,你确定你没说错?你在取消农业税和提留统筹之后,还要增长百分之三十的财政收入?”

苏星晖很笃定的点头道:“我很确定,就是百分之三十,如果实现不了的话,我马上辞去这个县长职务。”

其实,苏星晖现在还只是代县长而已,他还要在春节之后的县人代会上经过选举,才能正式成为崇津县县长,当然,这一点现在不会有人提。

袁义福道:“县长,你能不能说一说你的计划?取消农业税和提留统筹,不是一件小事,不能就凭你这么一说,大家就都同意了,如果崇津县的财政收入直接崩盘的话,在座的可是都要负责任的。”

苏星晖道:“目前在经济开发区投资的企业已经达到了近四十家,已经确定的总投资额达到了二十亿左右,还有新区的建设也在进行当中,这里能够吸引的投资也有好几亿,这么多投资到今年下半年都能够开始产生gdp,产生财政收入,我们已经进行过测算,今年的财政收入比去年增长百分之三十是完全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