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第二十四章

朕的心头好 自溪 7011 字 2024-04-21

“贵妃,”谢樟开口了,他甚少唤的这般正式,向来都是称她阿云,这般唤着,让王贵妃心中一下子收紧了,眼里顿时布满绝望。

谢樟面色平静的看着她,语气平和道:“马侍郎拿出了你芳兰殿奴才的口供,招认是王大夫人进宫教你布法……”

王贵妃又惊又怒,这是要置王家与死地!“不……”她哭喊着发出一声悲鸣:“臣妾冤枉!母亲上月进宫,只在臣妾宫中停留不过一炷香,可臣妾当日在大和宫陪皇上用膳,并未与母亲见面,母亲如何教我?”

谢樟看着呼喊的王贵妃,转头看向辜太后,点头道:“阿媛说的没错,朕本不记得了,她这般一说,朕倒是想起来了……这般说来,那指认王大夫人教导的口供便做不得真了。”

辜太后没想到会有这一出,一时反应不过来,就听到谢樟对着马侍郎道:“这个口供是谁说的?带上来,朕要亲自问问!”

马侍郎也是一脸惊诧,为了将此案与王家关联,他专门去内务府查了觐见录本,寻到了王大夫人上月入宫的记录,却怎么也想不到那日王贵妃居然陪着皇上,并未曾与王大夫人见面!

他嘴巴一张一合,半响后才带着几分心虚的口气回道:“是芳兰殿一个打扫的奴才说的,臣并未记得他的名字。”

“打扫的奴才?”谢樟轻轻重复了一遍,当即怒道:“这等大事,若是能让一个打扫的奴才知晓,只怕这满宫里都知道了!马侍郎,你是在糊弄朕和太后吗?”

马侍郎张口结舌的看着突然怒意滔滔的谢樟,膝盖一软便跪了下来。

谢樟拽过桌子上放着的那两张口供,浏览了一遍,便脸色铁青的将口供往马侍郎面前一掷,抬脚走向自己的龙案,斥骂道:“前言不搭后语,一片糊涂,这口供你也拿来糊弄朕?”

辜太后登时便站了起来,“皇帝此话何意?莫不是觉得哀家好糊弄?”

谢樟看向辜太后,缓缓道:“母后心明眼亮,自然是不好哄的,可这马侍郎便是仗着母后信他,便在口供上任意雌黄!刘洪,拿给母后看看。”

太后看了眼谢樟,满脸狐疑的将口供接过来,刚刚两眼,便火冒三丈,刚刚她以为马云鹤真的抓到了王可媛的把柄,并未细看,可这几眼看下来,简直就是满纸胡诌!

谢樟见太后脸色变化,看了眼谢景屹,道:“谢大人也审出了些东西,母后听听也无妨。”

辜太后没有作声,谢景屹也未理会她,开口就道:“这布偶所用的布匹、针法,臣俱已查到,经过核查,王贵妃那里的雪绫布并无缺少,且针法不合……”

辜太后闻言变想打断,却被谢樟扶住了胳膊,劝道:“母后莫急,听他说完。”

谢景屹仿佛没看到辜太后的脸色,将布偶还有从王贵妃哪里得到的丹色帕子一一摆出,指着丹色帕子的锁边道:“这块帕子是臣在芳兰殿捡到的,这锁边的针法极其少见,与这布偶上面的针法一模一样。”

“如此你还说不是王贵妃?”辜太后扬声打断谢景屹的话,眸光凌冽的盯着他。

谢景屹不为所动,微微躬了躬身,“臣并未说过与王贵妃无关,不过也确实与王贵妃无关。”

此话一出,辜太后当即便要呵斥,却听到谢景屹语气坚定道:“这宫中会此针法的只有徐妃一人,这帕子便是她送于贵妃娘娘的。”

谢樟平静的目光掠过众人,停留在满脸震惊的辜太后脸上,唇角挂起一抹嘲讽的笑。

徐妃是三年前他迎纳王可媛时,辜太后怕他会独宠一人,威胁到辜爱云的地位,从辜氏一党中选出来的,只可惜她只看中了徐妃的样貌,却不知这位徐妃的深藏不露呢。

“……徐妃生母本是江南绣娘,因为手艺精巧,被当年任江南织造的徐大人看中,收进房中,徐妃继承了其生母的技艺,却也因这用惯的特殊针法暴露了痕迹。”谢景屹一边说着,一边向皇上与辜太后呈上自己从徐妃哪里搜来的几样绣品。

辜太后在看到那几样东西时,只觉得脑子一片嗡嗡嗡的叫,她当然知晓王贵妃不会用那么愚蠢的害人之法,可究竟是谁做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用此事将王家除掉,可是没想到布局还未开始,辜、王两家变成制衡之势,现在更是玉山将倒。

她不知晓王正道从孙树青一案查到了什么,却清楚的事到如今,王家她已经动不得了,便是强硬的下旨将王家羁押,也过不了三司会审那一关。

辜太后颓然的靠在椅子上,看着被谢樟宣进来的徐妃,突然冷笑一声,抬手将茶杯朝着她狠狠砸去。

谢樟看着明黄的茶碗在空中划出一条弧线,在徐妃身上发出一声闷响,随即跌落在地上,在暗沉的黑石地面上发出清脆的碎裂声,水花四溅,在地面上炸出了一朵破碎的花。

“徐氏,你可知罪?”谢樟声音低沉,回响在大殿之中,让徐琳儿腿脚发软,她抬头看向谢樟,刚想狡辩,却被他犹如看死人一般的眼神吓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女人,谢樟眼中毫无波澜,挥挥手让人将她带了下去。

辜太后前所未有的疲惫,她看着一旁平静喝茶的谢樟,突然开口问道:“这些事情,皇帝早都知晓了是吗?”

谢樟抬头看向已经起身的辜太后,唇角勾起一抹笑:“朕只比母后知晓的早一点点。”

风雪裹挟这天地一片阴沉,乌压压的云堆积在皇宫之上,辜太后看着眼前让她熟悉又陌生的青年,突然低笑了一声:“呵,皇帝果真在哀家不知晓的时候,变了……”

谢樟脸上的笑容一如既往的恭敬,“儿臣毕竟也是要长大的,自然与小时候不同了。”

辜太后盯着谢樟,脸上带着自嘲的表情,还想说些什么,却不知从何说起,只能转身缓缓朝着殿外走去,背影疲惫又老迈。

“太后娘娘……皇后……皇后……”常旭几乎是连滚带爬的扑了进来,惊惶无比的看着辜太后,嘴里的话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辜太后心中一骇,看着他眼泪交错的模样,只觉得这天上的沉甸甸的乌云铺天盖地的向自己压来,“阿云如何了?”

常旭颤抖着嘴唇,声音及不可闻,“皇后……薨了……”

芳兰殿一片死气沉沉,在皑皑白雪的掩盖下,更像是一个雪洞。王贵妃努力睁大眼皮看着被封起来的窗户,天一点一点由黑转明,给人带来了希望。

她只觉得头昏的难受,让她想要闭眼躺下,可是她不敢,她怕她这一闭眼睛,就再也睁不开了。

忽然外面传来一阵声响,她黯淡无光的眼睛霎时充满了警惕,看着被渐渐打开的殿门,全身紧紧绷着,好似一头随时都会跳起来的豹子。

“臣山东按察使谢景屹拜见贵妃娘娘。”

平淡的声音在殿外响起,王贵妃一惊,将裹在身上的床帐抓紧,忍着巨大的头疼,道:“本宫此刻不方便,有何话便在外室说吧。”

谢景屹眉心一皱,那嘶哑的声音还有虚弱的语气,都说明此刻这位贵妃娘娘的情况很糟糕。可这也不过在他脑中判断了一下,很快便了无痕迹。这宫中,是比丛林还残酷的地方,他这个被卷进来的人,又有什么资格可怜别人呢。

谢景屹语气平静的告了罪,抬脚走进了殿内。

殿内十分凌乱,但触感极好的地毯和殿内的家具都说明了这座宫苑不久前的繁华精致。他将目光收回,垂眸道:“臣受皇上所托,前来问贵妃娘娘几个问题。”

“你?马云鹤……”王贵妃诧异,又突然想到了什么,连声问道:“皇上让你来查这个案子?外面那些福寿宫的奴才呢?你如何进的来内宫?”

谢景屹微微抬眸看了眼内室,内室门半开着,能隐约看到一张雕花精美的架子床,床前的地上还有饭菜打翻的痕迹,看起来十分狼狈。

他没有回答王贵妃的话,从袖中拿出一片布角上前走了几步,反身将布角放在内室门槛下,背过身道:“还请贵妃娘娘仔细看看这块布角,可有印象。”

王贵妃看到了那片落在地毯上像是雪花一样的布片,艰难的蹭下床,抓起布角看了片刻,方才道:“好似今年夏日里,内务府送来的雪绫布……”

“娘娘这里得了多少,都做何用处,如今还余多少?”谢樟抬脚向前几步,距离内室远了一些。

王贵妃皱着眉头,这些东西她从不过问,一向都是交给素月直接登记入库,而且自入宫以后,这些玩意儿她根本就用不完,此刻这般问她,她居然完全没有印象。

谢景屹见王贵妃不答,略一垂眸,便知为何,也不耽误直接道:“这些东西贵妃娘娘都交由何人看管,何人能说的清楚?”

“都是本宫的掌事姑姑素月掌管,可昨日她已被尚方院带走了,也不知情况如何。”王贵妃想到昨日辜太后对自己的种种,恨意上涌,只盼着那老虔婆今日便死了!

谢景屹闻言,没有立刻说话,只是独自沉思了片刻,招手让候在门外的一个小太监进来,慢慢道:“此物贵妃娘娘曾经见过,不知它的针法,娘娘可眼熟?”

说着示意小太监将那个布偶拿给王贵妃看,上面的银针虽然已经全部拔下,却依然让人觉得阴森可怖,王贵妃吓得猛地闭上眼睛,连退好几步,惊恐道:“快拿开!”

谢景屹淡淡道:“事关娘娘清白,还请贵妃娘娘仔细看看。”

王贵妃只觉得心已经快跳出了嗓子眼,慢慢睁开眼睛,颤抖着将那个让人寒毛直竖的东西拿起来,忍着心底的害怕和恶心,仔仔细细的将整个布偶的缝合连接看了一遍,方才慢慢回想道:“好似有些熟悉……”

她越想越觉得这样的针法自己绝对见过,只是在哪里呢?她心中又急又怒,便有些躁怒起来。

谢景屹立在外间大殿,一言不发,不催也不提醒,就这样静静站着,案子已到了最后一步,不在乎在这里多费些时间。

王贵妃在内室来回走着,心急之下,挥手将妆台上还倒着的一个瓷瓶挥倒在地,瓷瓶里的水渐渐浸湿了衣箱下掉落的一方丹色帕子,被渐渐浸湿的帕子像是再地毯上晕开了一滩血,诡秘的让人心悸。

“是她!”王贵妃盯着那被浸湿的帕子,眼睛睁得大大的,颤抖着声音道:“是她……居然是她……”

时间已过正午,雪没有一丝要停的迹象,反而飘飘洒洒越来越大,将宝庆殿庭里的一丛竹子都压弯了。

谢樟看着谢景屹刚刚呈上来的折子,眼角瞥了眼站得笔直的男人,唇角轻勾:“皇后生辰一向不为外人道也,她又如何得知皇后八字的呢?”

谢景屹看了眼皇上,默了片刻,方才说道:“许是皇后身边有人说起……”

“哦皇后身边的人都是她从承恩公府带入宫的,岂能做这种吃里扒外的事情?”谢樟看着一脸刚直的谢景屹,将折子放下,唇角带着满是意味的浅笑。

谢景屹看了眼谢樟,想到昨日正午时送到他面前的那个老嬷嬷,慢慢垂下眼眸,半响后才道:“听闻皇后对她的乳娘甚是暴虐,非打即骂,她即是皇后娘娘的乳嬷嬷,自是知晓皇后生辰,又被如此羞辱打骂,心怀怨愤也不足为奇。”

谢樟眉脚轻轻一扬后,遂起身走到谢景屹面前,道:“此话有理,既然证据确凿,此案便也可了解了。”

谢樟的声音越来越轻,最后几个字随着窗外的风雪飘散在茫茫的空气中……

紫怡宫中,宜平将裁好的白布用浆糊一层一层粘在一起,每一层都粘的细致,几十层的白布粘下来,累的她胳膊都有些酸了。

拿着粘好的袼褙走到熏炉前,小心的用助针固定在木架上,伸手感觉了下薰炉的温度,满意的点点头,重新回到案桌前,去打另一幅袼褙。

钱嬷嬷看她这般精细,满脸都是笑,上前替她揉按着胳膊,道:“这些活计哪里用贵人亲自动手,不如让老奴准备好……”

宜平唇角含笑,将胳膊收回,一边往白布刷浆糊,一边轻声道:“做鞋子可不是就这样一步一步的?若是什么都让嬷嬷准备好,我便什么也不用做了,等你做好,我意思意思走几针就是了,可那般,又怎能算是我做的?说是嬷嬷做的还差不多。”

钱嬷嬷一愣,不由笑开:“这宫里其他主儿可不就那般,还是贵人对皇上实心。”说着抬手帮她将白布抻平。

宜平刷了一层浆糊,抬头看了眼喜笑颜开的钱嬷嬷,唇角微微扬起的一抹笑:“别人是别人,我既然会做、能做,便没有假手他人的道理。”

说着,手下拿起放在一旁已经裁剪好的白布将它细细贴好,每个边角都贴的严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