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毫厘千里

诸葛亮满脸凝重从怀中取出李平的书笺道:

“那这封手书……”

后主从诸葛亮手中接过李平的手书,扫了一眼,龙颜大怒道:

“李平好胆!竟敢假传圣旨!”

说至此处,吩咐左右道:

“速传李平前来见朕!”

“诺!”

御林军退下后。

后主仍自喘着粗气道:

“朕还奇怪相父一路进军顺利,怎么突然就退兵了?为此朕还特意令人询问李平。”

说至此处,询问身旁的太监:

“当时李平是怎么答的?”

身旁太监恭敬道:

“回禀圣上,李都护当时还说丞相军粮充足,缘何退兵?于是发书询问丞相,才知丞相是佯退,当时还递了书疏。”

后主厉正言辞道:

“立刻取来!”

不多时,便有太监呈上书疏。

诸葛亮看罢,深吸口气道:

“李平所做所为,实是有负重托!”

说罢,辞别后主。

不久,诸葛亮上表弹劾李平,后主未批。没过多久,诸葛亮与刘琰、袁琳、邓芝等二十三人联名上表弹劾李平。后主遂将李平免官禄、节传、印绶、符策、削其爵土,流放到梓橦郡贬为庶民。

宦海沉浮,毫厘千里,岂容得半分差池?

汉中,丞相府,李平万万没想到后主会派天使询问自己丞相为什么会退军。

李平迎来天使的时候,身上的冷汗登时就落了下来,他终于捕捉到了自己脑海深处被自己遗忘的重要事情。后主为什么只传了个口谕?显然是不想日后落丞相口实,自己为官多年,竟然会犯下这么低级的错误,李平有种想掐死自己的冲动。

但从一般人的角度来看,这确实也情有可原。李平当时承受着巨大压力,一方面诸葛亮日日催粮,一方面自己又收不上粮。

当迫在眉睫的问题得以解决的时候,人们很容易便忘记身边潜在的危机。所以,越是在迎来胜利曙光的时候,才越是要提高警惕。

身旁的天使阴阳怪气提醒跪在地上呆滞的李平道:

“骠骑将军,圣上在问你呢?”

李平从思绪中平复过来,恭敬道:

“是是是……”

旋又自然自语是的道:

“军粮充裕,丞相为什么会退兵呢?”

天使诧异道:

“这么大的事,连骠骑将军也不知道吗?”

那天使旋又埋怨道:

“丞相行事真是越来越没规矩了。”

李平点了点头,他敏锐的政治敏感立刻意识到,天使敢当着自己的面这么说丞相,显然是平日里陛下对丞相颇有意见。

而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天使应该很清楚自己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那么,也就是说,后主已经萌生亲政的想法了。而后主亲政后,自然会有所倚仗,而这个倚仗自然不会是权相诸葛亮。

李平想到这一层,淡笑一声:

“天使放心,平自会发书问询丞相,天使但可先回去复命。”

天使闻言方欲起身,李平早备了些金银奉上。

送走了天使,李平眉头深锁,自己当如何回复后主??

地府事了,司马懿回至军帐后,便起寨拔营追赶郭淮的主力部队,他知道张郃已经阵亡,自己现在过去不过是为了打扫战场而已。

等司马懿率众一路向木门道方向进军,沿途到处都是尸体,残垣断壁,显示过这一路上交战过的痕迹。刚开始的时候,蜀军的伤亡很惨重,到处都能看到蜀军的尸体,能看得出诸葛亮的后军抵抗的相当顽强。而后虽然陆陆续续有伤亡,但双方的伤亡都不过百十人,两军几乎都是一触即散,显然蜀军战意已丧。看到这样的场景,连司马懿都快相信蜀军是抵挡不住了。

看看行至木门道,司马懿便已经收到了前方的战报,而一路上也能看到溃军成群的从战场上败下来。司马懿令全军止步防御,收拢残部,自己则派了一枝斥侯深入木门道打探。但他知道,自己这么做,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