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上请封王

却不想刘备迟疑良久方道:

“尔等虽欲尊我为王,但无天子明诏,明不正言不顺。”

诸葛亮唯恐再失先机朗声道:

“主公,今天子被囚于许都,宜从权行之,不可拘泥于常理。”

群臣此时的心境自是由过山车般,忽上忽下,本来以为自己要成为开国元勋了,不想现在连王都快飞了,纷纷发声声援,连连劝谏。

张飞眼见刘备老毛病又犯了,高声喝道:

“异姓之人,皆欲为王,何况哥哥是汉室宗亲,名正言顺!莫说称王,就算称帝,也合情合理?”

刘备怒道:

“竖子!休得胡言!”

眼见刘备脸现怒色,但群臣也清楚,主公素以仁义名著于世,若不逼迫,只怕王位真的便就此罢了,当即毫不畏惧,一个个如斗士般,拍马屁拍的慷慨激昂义正言辞,似乎刘备如古之圣贤、救世主般,如果不称王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听的刘备都有些飘飘然,开始怀疑人生了,这才如思春的女儿提亲般羞涩地点了点头,表示依允:

“既欲称王,众卿以为,当以何称位示人?”

“汉中王!”

法正与诸葛亮齐声道,说罢,两人不由得相视一眼,面上稍有一丝惊诧。显然,对此称位,二人未曾商议,但此时异口同声,都大出乎意料。诸葛亮还好,因为他早知道法正欲请谏刘备称王,但法正心中,却宛如惊涛骇浪,直至此时,他才深深确定,诸葛亮实是早已做好了万全准备。

当世两个顶尖谋士竟不谋而合,提出了同样的称号。

{}无弹窗诸葛亮、法正在众臣簇拥下并肩步入中军大帐。

众文武神情肃穆,庄严异常。

刘备本是备好酒宴满脸笑意等着群臣入座,却见众官员面上神情庄重,丝毫没有拿下汉中的喜悦,心念一动:难道兵变了?

刘备正了正身子,敛住笑容,洒眼众人,却见众将都未持兵器,不由宽了宽心。又看了看身边护卫,均未有异色,甚至也如自己这般茫然,这才放下心来,身子一缓,干笑道:

“今日喜得汉中,怎得诸位都这般拘束?难道我刘备让大家感觉到压抑吗?”

说到最后,他自己先笑了起来,不想,众臣面上俱无笑意,好不尴尬。

却见诸葛亮正色道:

“主公,我等今日赴宴,一是为主公喜得汉中,二则是为天下社稷欲拥主公称帝。”

刘备闻言不禁心潮澎湃,一阵狂喜,但玄即便化作虚无,心中亦自狐疑:孔明当初与我隆中对时便曾说过要光复汉室,献帝尚在,怎会突然拥我为帝?何况,一旦我称帝,曹操岂不更师出有名了?他脑中急转,越想越觉得此事不妥,当即面色一变惊道:

“孔明休得胡言,备乃汉室宗亲,大汉皇叔,岂能觊觎皇位?叫后如何面对世间的悠悠众口?”

诸葛亮不禁身子一躬:

“主公!今曹贼专权,汉帝名存实亡,百姓无主,天下分崩。主公以仁义著于天下,今又抚两川之地,更应以天下为己任,顺应天意,合乎民情,登基为帝,以讨贼逆!”

刘备豁然而起,面带愠色:

“胡闹!备若为帝,岂不是反汉?与那曹贼有何分别?何况,备本是大汉皇叔,讨逆清君侧名正言顺,但若为帝,远在许都的圣上将做何想?”

诸葛亮只觉旁边灼灼目光激射而来,不禁回望去,却见法正已收回了目光。其实,他心中也知此时称帝,弊端多多,更知刘备极在乎世间俗名,万万不会接受称帝的。而他更清楚法正当初的向朝廷请封王位方是合情合理,只不过,在这种众叛亲离的情况下,自己不得用此手段笼络人心。至于刘备,诸葛亮自别有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