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师弟说的是,张松确实可疑,方才我虽然看到了,却未曾细想,经你一提醒,确实是大大的不妥。”
刘聩傻傻道:
“怎么不妥?”
张任瞥了一眼刘聩,后者登时闭上了嘴,只听张任续道:
“这说明张松没想到刘备会走。”
其他三人点了点头,却听张任又道:
“其实,想一想是谁把刘备引来益州的,就不难猜出其中深意了。”
“哦……原来张松是个奸细。”
泠苞此时方如梦初醒,恨恨道:
“看他贼眉鼠眼便不是什么好东西,那咱们怎么办,把这厮抓了?”
张任笑着摇了摇头道:
“哎?张松能如此失态,显然他与刘备还没有通信,根本不知道刘备的打算。料想张松这两日必会与刘备联系,到时咱们抓他个正着……”
说到此处,露出一个诡异的笑容,刘聩、冷苞相视一笑,张任随手拍了拍邓贤道:
“弟兄们,走吧,先去填饱肚子。这种小事就让张肃操心好了。”
“张肃?”
刘聩奇道:
“张肃不是张松的哥哥吗?他怎么会帮咱们?”
张任头也不回道:
“张肃一直想入我蜀山,便看他有没有这份诚心了。若是敢包庇亲人,他这辈子也别想入我蜀山剑派了。”
当蜀山的玉锋针直接把纸条钉在张肃书房门上的时侯,张肃面如土色。他害怕自然不是没有理由的,因为上面清楚的写道:张松谋逆,祸及鸡犬。
张肃本就是个老实人,哪里经过这种场面,不由瘫软倒在地,半晌都没有站起来。心中一直盘算着如何是好,这的确是诛九族的大罪啊!唉!这该死的张松平日里便不好好做人,做什么不好怎么干起谋逆的勾当?
哎?不过,张松怎么可能谋逆呢?
张肃努力地镇定下来,这才想到这个关键的问题。以张肃的世界观来看张松,他哪里能想到张松会做出与刘备勾结,夺取益州这么大的事来?他所能想到的也不过是益州份内之事,张松一个人怎么干的来?他只是一介文官,这谋逆的事怎么也该是武官做的。何况,刘璋在益州根深蒂固,又有蜀山剑派支持,益州根本没有和刘璋一个数量级的对手。如果说是西川张鲁,这也不可能啊?张鲁现在被刘备吓的尾巴都窝回家了,张松就算再如何谋逆也是枉然。张肃怎么想也想不通,这才想起:不如当面置问张松,毕竟二人是亲兄弟。
{}无弹窗听刘备询问定益州之谋,庞统微微一笑:
“将军久经杀场,手下精兵强将无数,上上策自然是调取精兵强将,速战速决,昼夜兼程攻打成都。刘璋定无防备,料想用不了多久便可坐拥益州。”
刘备眉头一皱,庞统说的虽好,但要他骤然翻脸,自己显然还做不到。
庞统见刘备神色又道:
“中计嘛,主公可以以回荆州为名,引拒守关隘的杨怀、高沛相送,趁此擒杀二人,夺了关隘。”
“那下计又当如何?”
庞统两手一摊道:
“下计就只能退回荆州与孙权共防曹操,再徐图益州了。”
说完,庞统抬眼看向刘备。
刘备踌躇片刻方道:
“上策太急,下策太缓,还是中计比较稳妥。”
庞统点了点头,本来,庞统最为中意上策,但刘备选中策自然也在他算计当中。刘备其人最是重名,他仁名自出道便苦心经营,当然不想轻易放弃。如今,刘备没有选下策,已经是迈出了很大的一步了。
刘备定好计策,当下发书一封以稳住刘璋,书中备言荆州事急,自己要回援荆州。
却说刘璋收了刘备的信,当下大喜,执信与众将道:
“孤早说吾兄没有害我之心,嘿嘿,如今他已决意回荆州去救关羽,现在你们不用担心了吧?”
众臣闻言,面面相觑,却不知惊诧了当中一人。刘璋话一出口,张松只觉得脑袋嗡的一下,连脸色都变了:哎呀呀!玄德公怎么说走就走?此时你人已在益州,又有我等做内应,益州唾手可得。若此时走,岂不前功尽弃了?哎呀呀!玄德公啊,你怎的如此不明事理?
张松当下忧心忡忡,却不知面上神色早被邓贤看的清清楚楚。
待刘璋散了众将,邓贤与张任三将一同回营商议,那泠苞先道:
“刘备要是就这么走了,倒还真是一件好事,也省得咱们费心了。”
刘聩一旁冷哼道:
“可惜走了庞统,却显不出咱们的手段,让师门小看了。”
一直不说话的张任若有所思地看着三位师弟道:
“刘备,世之袅雄!怎么会轻易放掉这大好机会?他寸土为得,就因为荆州的事走了,你们不觉得奇怪吗?”
“怎的,他还想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不成?杨怀、高沛守在关口,料也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