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泾河龙王

后来的泾河老龙显然是恢复了肉身,但泾河是待不下去了,自己已经没了神职了,那就只能去做妖怪了。但我们知道,妖怪也有妖怪的势力范围,而且划的很清楚。就像路遇白骨精那段,白骨精眼看留不住唐僧便想:再往西四十里,就不是我的地盘了。要是唐僧被别处妖魔捞了去,就太可惜了。

所以,我们看的出,妖怪的势力范围划的是很清楚的。势力范围基本都已经划好了,泾河龙王也别无他法,只得巴着老脸去找万圣公主的老情人九头虫。

九头虫对万圣公主余情未了,便欣然同意泾河龙王来碧波潭落户,这便有奔波儿灞、灞波儿奔口中三年前的旧事。泾河龙王率龙族来碧波潭兴建水宫,便改名为万圣龙王。

九头虫的修为虽高,但毕竟没什么家世,在碧波潭也没什么家当,只住在水下的一个洞中。泾河龙王在碧波潭落户后,便招赘了九头虫,九头虫便入了碧波潭水宫。而水宫中却没什么照明设施,终日黯淡无光(这也是为什么小白龙因为一颗夜明珠便要被玉帝处死的缘故,因为夜明珠对水宫来说就相当于太阳,实在是太重要了)。于是九头虫也想尽些心力,便出谋与万圣龙王降了一场血雨,盗了金光寺的舍利子。

万圣公主见九头虫这般为自家出力,便私入大罗天灵霄殿,偷了王母娘娘的九叶灵芝草。那舍利子得这草的仙气温养,千年不坏,万载生光,扫一扫便有万道霞光,千条瑞气。整个水宫终于又有了昔日泾河水宫的风采。

{}无弹窗修真中人大都知道,西游记是如来想要往东土大唐传经(后来,和尚一行到了大雷音寺,如来曾说:经不可轻传,亦不可空取。只因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传之耳。一语道破天机。东土大唐一直以道教为根本,佛门要想传入东土,必有非常手段)。既然是佛想传经,那么四海龙族在这个时候屡次出手相助孙悟空,不是大有说法了?

所以,观音大仕来到中原,第一个开刀的便也是泾河龙王。

泾河龙王很明显是被袁守诚阴了,与袁守诚赌明日辰时布云,巳时发雷,午时下雨,未时雨足,共得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泾河龙王为赌赢克扣了降雨的点数,招至大罪,才有了魏征梦斩泾河龙王,唐太守魂游地府这段。

整个过程很明显是精心设计(我们看看西游记中,哪有几条龙是因为克扣了点数就被斩了的?猴子为了降伏红孩儿,去向四海龙王借雨,四海龙王亲自出马借了雨给猴子,也没见四海龙王受到什么责罚。而泾河龙王克扣了降雨的点数,整个过程天庭不仅处理地极快,甚至老龙前脚刚犯法,后脚处置的人都定好了,接着就被斩了),一环套一环,一步扣一步。而这部剧的导演也就是观音菩萨,一步一步把唐太宗李世民引上了取经的路上。

袁守诚给泾河龙王出谋,求唐太宗李世民求情。不料魏征是梦斩的泾可龙王,李世民是有招无处使。而泾河龙王被斩后,便一直缠着李世民,口口声声要去阎王殿三曹对案。又是观音菩萨出面,将杨柳枝用手一摆,那没头的龙,悲悲啼啼,径往西北而去了。在这里,我们注意一下,泾河龙王是来干什么的?他是来找李世民去地府评理的,而见到观音菩萨后却一言不发地就走了,这不是大有玄机吗?

我们再看泾河龙王去了哪个方向?是西北方向(大家一定要注意,无论是本书,还是西游记,讲到方向的时候,绝不会是作者随便胡诌的一个方向,那都是大有深意的),论理他应该是去地府,而这个方向是地府的方向吗?

讲到这,我们就该明确一下这个地府到底在哪?西游记中有写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