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转头正要安排人引路,蒋干一旁毛遂自荐道:
“丞相,蒋干愿随元直同往。”
曹操点了点头道:
“有子冀相陪,孤就放心了。徐公,待见了老夫人,替孤向她老人家问好。晚上,孤再为徐公接风洗尘,到时还望徐公赏脸一续。”
徐庶深施一礼,随着蒋干去寻徐母,二人一路无话,看看到得门外,蒋干忽转头笑道:
“师兄,蒋干能与师兄同侍丞相,真是荣幸之至,哈哈……”
徐庶恨不能将蒋干饮血食肉,早就压着一肚子火,此时见蒋干这般说脸都拧成了一团:
“蒋干,你这不学无术的东西!休要叫我师兄!我徐庶没有你这种师弟!你我是天涯陌客,两不相识!”
蒋干见徐庶气得青筋,哈哈笑道:
“元直师兄,何必动怒!我也是为你的前程着想,那刘备根基未稳,难有立足之地!你在刘备手下能得到什么好处?更何况,你那师弟诸葛亮向来自负,你与他怎合的来?修行也必大打折扣。如今来这里,可是大大不同。你看我这修为进步如何?”
说罢不由转了个身。
徐庶心中却是奇怪,这蒋干被逐出师门的时侯还在自己之下,怎的如今数年不见却有如此高的进境了?莫非真如他所言?心里这般想,嘴上却道:
“歪门邪道!早晚自取灭亡!”
蒋干闻言哈哈大笑道:
“元直师兄,大道三千,皆可证道!为何我的就是歪门邪道,你的就是玄门正宗?”
说到这,又道:
“水镜山庄人才凋零,估计支撑不了多久也自会灭,师兄还不如随我……”
“住口,休得口出狂言!”
徐庶知道蒋干是辩才,在这方面徐庶自认不是对手,只得强自道:
“君子耻于小人为伍,你速带我去见家母吧!”
蒋干哼了一声,不由双手抱胸道:“既然耻于我为伍,那你不如自己去找吧。”
“你!”徐庶闻言没被气死,当下拂袖便要走。
蒋干见徐庶动了真火,不禁俊脸一笑,拍了拍徐庶的肩道:“元直师兄,没我在,你在这里寸步难行。君子不过是弱者的一块遮羞布罢了,还是请随我来吧。”
徐庶把肩一挺,挡开蒋干热情的手,不由闷哼一声。
蒋干也不生气,淡淡一笑道:
“师兄,老夫人就在前面,我就不去凑热闹了。”
说罢悄然而去。
{}无弹窗刘备只将那道士当作凤雏,心中欢欢喜喜道:
“前边引路!”
那兵士忙道了声诺前方引路,行不多时,果见路口处有一道士飘然立于山角下,但那道长背对刘备,却也看不出来路。
刘备走上前深施一礼道:
“道长……”
却见那道士回头一望,竟是司马徽,刘备大喜,忙上前又施一礼道:
“司马先生!哎呀!自上次与先生一别,备一直想再去拜访先生可惜曹军势大,备被迫只能一路南撤,有失拜访,还望先生恕罪!”
司马徽哈哈大笑道:
“将军客气!”
刘备又道:
“哎呀!真想不到竟能在这里见到先生。今得先生法驾亲临,真大慰仰慕之情!”
司马徵淡然一笑打断刘备的恭维道:
“不知孝人可还在将军行营中?不知可否与他一会?”
刘备叹息一声,不由得悲从中来,摇头苦笑道:
“孝人,孝人……元直的弱点就在一个孝字上。前些日子元直母亲被囚于曹营,其母谴人驰书来请元直,元直现在已经被唤回曹营去了。”
司马徵闻言面色微变急道:
“走了多久了?”
刘备见他神色有变怯声道:
“有半月有余了。”
司马徵闻言惊道:
“什么?”
“先生,怎么了?”
司马徵面色阴晴不定摇头叹道:
“元直最善,中了曹操奸计了!他若不去,其母尚可活命;他若去了,其母定难长存!”
刘备闻言不由一怔,急声道:
“先生何出此言?曹操虽奸,却是爱才之人,绝不忍加害,怎么……”
司马徵摇头道:
“此乃元直命数,果然逆之不得!元直之母最是贤良,虽被囚于曹营,却绝不会驰书召其子明珠暗投!此书必为诈也!其母若见其子至许都,如何有面目见其子?唉!”
司马徵乃是地仙之祖,哪能不知道这是徐庶的命?虽早有防范,还是不想竟迟了这许多时日。那曹操有虚实之功,竟连他这地仙之祖的算计都会有如此差池。地仙之祖隐隐觉得事情并非这么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