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择手段

这一下子李博凯的职业生涯就断送了,他现在还很年轻,如果别的公司都不聘请他作为高管了,那他之前所做的所有努力完全白白浪费了。

当他回家之后就把家中所有的酒都喝光了,然后他睡了三天三夜,等到第四天的时候,苏俊清突然去找她了。

李博凯不知道苏俊清来找他所为何事,但是他能想到,现在的苏俊清一定很恨他。如果不是他当初擅作主,张苏俊清的创业公司还会保留完好,只是在他的瞎胡闹之后,苏俊清的创业公司完全破败了,现在连公司的员工都支离破碎。

可是苏俊清来找李博凯并不是因为那件,让她生气的事,而是他请李博凯出任自己新公司的首席运营官,如果李博凯答应的话,他还会给李博凯一些股份。

李博凯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因为他现在已经被所有的企业老板嫌弃了,如果他现在还不工作的话,那他以后就连吃饭都会成一个问题了。

因为李博凯在顾氏集团办的那些荒唐事,顾云轩已经把他所有的股份都冻结了,虽然这项决议必须要经过董事会所有董事的一致通过,但是令李博凯一想不到的是,那些所有的董事都全部同意冻结他的股份。

李博凯的股份已经全部没有了,他现在已经跟平民没有什么区别了,他现在吃的喝的都是原来的老板,如果坐吃山空之后,他还需要出去工作。

那些企业老板已经不信任他了,他也就失去了高管的权力,于是在小心的怂恿下,他开心地出任了新公司的首席运营官。

不过后来他才发现,原来苏俊清的新公司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苏俊清,一个就是他,他们现在连一个固定的办公场所都没有,更别说主营什么业务了。

这让她十分的苦恼,他也不知道现在应该怎么办了,他只知道苏俊清邀请他作为公司的首席运营官,一开始的时候他还不敢相信苏俊清说的话,不过现在看来,原来这个手势运用关就是一个吃干饭的,什么忙都帮不上,现在连唯一固定的工作场所都没有。

苏俊清带着李博凯来到了自己住的地方,也就是他的那栋别墅,这栋别墅现在还是苏俊清的名下财产,于是苏俊清就开始让李博凯在这里办公,至于外联和谈生意就一切交给他。

李博凯不知道苏俊清的新公司是做什么的,于是他就再三的询问苏俊清,可是苏俊清自己也不知道,他只是表示先摸索着探寻,如果没说不好的话,他就会去找其他的公司进行加盟代理,只要费用合适,他可以先付一年的加盟费。

第二百三十三章不择手段

李博凯为了能够和苏若眉在一起,那也是不择手段,因为李博凯认为苏若眉只能和他在一起,如果换了其他人也就没有那么必要了,但是苏若眉认为现在的李博凯已经今非昔比,他现在可是一个香饽饽,好多家企业都想让他去做高管。

但是李博凯已经答应了顾云轩接替他的位置,管理顾氏集团,现在他不能言而无信,抛开顾氏集团的董事长,在另辟蹊径和顾氏集团展开直接竞争。

李博凯和顾云轩在这里企业的观念之上有明显的差异,不过一开始的时候他们还没有发生冲突,可是现在随着李博凯的权力欲的膨胀,她渐渐的迷失了自己,并且开始把自己的权力凌驾于顾云轩之上。

顾云轩毕竟是顾氏集团的董事长,他掌握着集团绝对的控制权,他向来不会和别人妥协和让步,尤其是在集团的根本利益上。他让李博凯接替他的位置,区别,只不过是权宜之计,毕竟他现在已经身患重病,应该休养一段时间,然后他才会重掌自己的职位。

但是在此期间,李博凯推翻了之前小学生在集团推广的政策和制度,这样一来,一时之间就把集团内部的制度搞得混乱了,李博凯本来是想树立自己的权威,然而那些集团的元老一直希望顾云轩可以重新归来,结果顾云轩这个时候的病情异常的严重。

于是李博凯和集团元老之间的战役正式打响。

然而苏俊清却沦为了他们的牺牲品,因为苏俊清的公司现在已经成为顾氏集团名下的一家创业公司了。首先李博凯给我没有直接和那些集团的元老们对战,而是敲山震虎,旁敲侧击的把苏俊清的创业公司直接腰斩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后果,苏俊清马上去找李博凯,并且指名道姓的把他数落了一顿,因为李博凯现在和苏若眉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得没有从前那么好了,而且现在少轩和苏若眉之间的关系与日俱增,说不准什么时候顾云轩就成为了苏俊清的姐夫。

但是苏若眉和李博凯的关系每况愈下,他们的关系已经严重的影响了苏俊清的事,苏俊清现在把事业只能依托在李博凯的名下,因为李博凯他也需要得到利益,然而他已经得到的利益不作数,他需要重新开辟战场,能够夺回自己想要的东西。

此前顾云轩是李博凯的知遇恩人,李博凯有时候也会回想起顾云轩对他的知遇之恩,他一直把这份恩情牢牢的记在心里面。但是物是人非今非昔比曾经沧海难为水,这份恩情已经在李博凯的心中慢慢的淡去了,他对这份记忆已经只剩下利益的冲突了。

顾云轩无奈之下,他强忍着身体的疼痛,突然有一天回到了公司,他不明白李博凯为什么要违背他的意愿,重新颁布政策和制度,这样一来就会把公司搞乱套。

也许这就是李博凯和顾云轩之间直接的对抗,李博凯已经把自己的意志凌驾于顾云轩的权利之上了,他认为顾云轩在位的时候已经干扰了公司的整体发展方向,因为顾云轩趋于保守,他所制定的政策和方针,都是倾向于保守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