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目睹了桥面战况,变了脸色的鬼子大队长,其脸色的神情再次发生了变化,从之前的那丝惊愕之情变成了现在这种冷漠的表情,这是一种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冷漠神情,幸亏天黑,跟前鬼子看不到,不然这些鬼子,肯定打个冷颤。
因为此时此刻。
这位鬼子大队长脸上的神情,根本就不是一种应该出现在人脸上的神情,太狰狞了,使得他整个人看上去,仿佛不像一个人,倒像是一个准备吞吃人命的怪兽。
猛然间。
这位脸上泛着狰狞神情的鬼子,忽的朝着跟前的一个鬼子兵挥了挥手,随后下令道:“传我命令,炮兵准备。”
炮兵准备。
也就是说,鬼子大队长见己方久攻不下铁门桥,且攻击铁门桥的第一小队伤亡惨重,便准备使出他们惯用的三板斧了,继飞机炸完大炮炸,大炮炸完步兵上,步兵冲锋受阻,大炮继续炸的伎俩了。
这个命令。
显然有些令其他鬼子士兵吃惊。
因为防守铁门桥的国军阵地,刚好位于铁门桥唯一一段用木头构成的桥面上,发射炮弹,有可能炸毁木头桥面上面的国军阵地,但也有可能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将这段用木头构筑的桥面给炸断。
那个时候。
事情便有些不美了,夺取不夺取铁门桥,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上峰给鬼子大队长下的命令,是夺取铁门桥,然后守住铁门桥,直到整个三野联队从铁门桥通过,进入上海市区。如果误炸毁桥面,就等于毁了三野联队奇袭铁门桥,突袭上海市区的计划,也将鬼子提前结束上海会战的战略措施给打乱了。
除了打乱上级军官布置的计划外,还有可能令自己陷入死地,继而死在中国军队的围剿之下。
所以听了鬼子大队长要用大炮轰炸桥面防守国军阵地这个命令后,包括鬼子副大队长在内的一干鬼子军官,全都一下子愣神了。
他们下意识的扭过头,将带着疑惑的目光,集中到了鬼子大队长的身上。
见到众人看着自己,鬼子大队长也晓得具体原因了,不过他没有解释,而是继续重复了一遍自己刚才的命令,“传我命令,炮兵准备,十分钟之后,目标铁门桥防御国军阵地。”
这些再也爬不起来的鬼子。
死了。
毕竟血肉之躯,不是钢铁弹药的对手。
如果换作步枪,还好说一点,但射中他们身体的子弹,大部分是从马克沁重机枪射出的子弹和高射机枪射出的子弹。
毫米口径的子弹,打在人身上,瞬间便形成了一种致命创伤。不少鬼子,毫米口径子弹击中身体后,命殇黄泉。有些鬼子纵然运气超好,没有当场死亡,但也跟死人是没有区别的,只不过迟死一会儿而已。
再说马克沁重机枪,毫米口径的子弹,毫米口径子弹的威力。
但却通过一定的数量优势,弥补了子弹威力不足的缺点。
狗娃子手中的马克沁重机枪,理论射数为每分钟六百发子弹。可在实际中,因为种种缘故,是达不到一分钟射出六百发子弹这一要求的。但却可以在实际操作中,一分钟发射出二百发到三百发子弹。
一分钟为六十秒。
也就是说。
现在朝着鬼子开火的马克沁重机枪,每秒可以射出四、五发子弹。
人的大脑,传递信息给身体各器官,需要二、三秒的时间。
换言之。
当人看到子弹朝着自己射来,做出躲闪反应的时候,已经有十多颗子弹向他飞来。
十多颗子弹,不可能全部射空,其中肯定有射中目标的子弹。
所以二战时期的战场上,很多士兵都不希望敌人拥有马克沁重机枪。一旦马克沁重机枪的出现,便意味着己方士兵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能将其摧毁。
就如现在。
以数量优势弥补威力缺点的马克沁重机枪,就令很多攻击的鬼子殇命当场!
正因为马克沁重机枪的强大射速,故而使得马克沁重机枪机枪手往往成了敌人攻击的首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