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近黄昏,邹游坐在洞庭湖的沿岸台阶上,背靠巴陵广场,凝视着宽阔磅礴的湖面。
他打着赤脚,潮水一波一波拂过脚背。水,冰冰凉凉的,并不干净,略有些粘稠,甚至还带着一丝鱼腥味。
郝强在他身后,架好三脚架,调好摄像机,对焦广场上的雕塑与来来往往的人群,按下按钮,开始延时拍摄。搞定一切后,他坐到邹游身边,一脸的轻松,神清气爽的样儿与邹游肃穆沉思的面容形成鲜明对比。
郝强笑问:“愣着想啥呢,莫不是被这波澜壮阔的洞庭湖给震撼到了?”
邹游目视前方,依旧远眺:“恰好相反……你说,如果当年范仲淹亲自来到这里,他还能写出《岳阳楼记》这样的名篇吗?”
“哈?”傻狍子不懂他何故有此一问。
邹游侧身,面朝郝强:“洞庭虽大,但离范仲淹若撰文章中的意境还是相距甚远。他只看到一幅经过修饰的画,便写出千古流传的名篇。我想,如果他本人亲临此地,会不会感到失望。”
郝强认真考虑了一下,悠悠道:“可能不会失望吧。毕竟古时候旅路艰辛,有的人终其一生,活动范围也不过方圆百里。能远赴他方,看到洞庭这番景象,应该也算是很震撼了。”
邹游用两只手肘搁在后两级台阶上,支撑着身子,半卧于阶梯,抬头仰望愈变昏黄、暗幕垂垂的天际:“是啊行千里,可看千里风景。行万里,方见海穷天际。”
“大文豪你瞎感叹些啥呢?莫不是你高考语文也考了142?”郝强没多在意,一笑泯之,又重新站起身,回到照相机那儿看了看。
“你在干嘛?”邹游保持着仰躺的姿势,扭头问他。
“检查下光影效果如何,以及角度有没有偏。”郝强认真地微调着镜头。
邹游淡淡一笑:“有一技之长,真好。”
郝强皱了下眉,转身调侃:“你今儿咋了,多愁善感的。难不成《岳阳楼记》背多了?早知道这样,上午那什么背诵全文免门票的活动就不该让你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