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十六章:去镇上

“不是,是给沪市那边的好朋友去信报个平安。”祝恩慈笑容可亲,给人一种和善的感觉。

那大娘见此便打开了话匣子,好奇问道,“哎你地方话说的真好,你娘教过你吗?”

“是啊,我娘以前在家时常会跟我说家乡话呢。”实际上祝恩慈压根就没学过这边的方言,她穿到这边的第一天就发现自己不仅能听懂这个地方方言,还能说得很流畅,就像土生土长的人一样。她一开始以为自己是觉醒了快速掌握语言的金手指,然而到空间挑出一本俄文之后发现依旧不会说俄语。大概这是老天看她穿越到六零附赠的小小技能吧。

农村妇女其实大多健谈(八卦),其他人看祝恩慈挺和善的也纷纷开□□流,想要知道沪市是个什么样子的,是不是真的跟大家说的那样是个繁华大城市。祝恩慈挑了些能说的说,详细地却没怎么描述,因为她现在还没去过,不知道六十年代的沪市是什么样。

但这并不妨碍她编,也不妨碍她跟她们处个好印象。祝恩慈在二十一世纪就是个“别人家的孩子”,她不仅能让家长们觉得她好,还能让同龄人不因此嫉妒孤立。当然这并不是说她虚伪或者没脾气,而是知道如何表现才能让人喜欢或者尊重。

一路上聊过去,整个车的大姐大娘小嫂子都对祝恩慈印象不错,就是一开始态度疏离的萧大娘脸上的笑容都真诚几分。

下了车跟热情的村民们道别,祝恩慈这才往偏僻的小巷而去。

开始黑市买卖前,她得化个妆掩饰一下。

祝恩慈在空间里挑了挑,最后决定给自己化个农村妇女的妆,白皙的皮肤扑上蜡黄粉底,眼角画出几道皱纹,嘴角两侧法令纹加深,对着镜子照了照,再加几道抬头纹,嗯,瞬间老了二十多岁。

整了整灰衣黑裤,脚上回力球鞋换成林翠萍给她赶出来的布鞋,确认没什么不妥之后,祝恩慈就出了空间。

却在出去那瞬吓得浑身僵硬。

作者有话要说:评论区说抄袭的,直接举报吧,明天本文就要入v,三更还没写完,实在没有时间撕逼。如果真的质疑抄袭,那就别看了吧,指路举报中心。

读者指出来野鸡蛋是青皮,姐姐的女儿是外甥女这些细节错误等会儿就修改,因为有好多章都写成了侄女,所以可能修改会频繁些,大家别认为是伪更啊

谢谢大家的支持,周四凌晨左右掉落万字大章,笔芯魔魔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