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代 代 传 忠 良

南园梦华 武义强 1255 字 2024-04-21

苦读之余,韩琦遍览黄州景色。有一次,他游览黄州四大名楼之一的涵晖楼,为眼前如诗如画的大好风光所折服,欣然写道:“临江三四楼,次第压城首。山光拂轩楹,波景撼窗牖。原鹡款集中,万景皆吾有”。

元丰年间,苏轼贬至黄州团练副使,感念其德,专门在安国寺立碑,上书“韩公读书处”。光宗年间,在此建韩忠献公祠。

韩侂胄兄弟陪韩宝凤专门去安国寺,茂林修竹、曲径通幽之处,有个不大的祠堂,“韩公读书处”赫然在目,一行人不由万分感慨。韩侂胄叮嘱董知州,将它好好修整一下,以后,韩浩祠就设在旁边。

韩嘉彦迎娶齐国公主后,又娶两房妾侍,也有六个儿子。韩侂胄之父韩诚排行为三,韩仙胄是五叔韩谘之子,进士出身,熟读史书,素来注意搜集韩家人相关资料。

他告诉韩宝凤及家人,绍兴年间,十二哥贻胄上奏朝廷,报告五伯不畏强敌,战死潍州之事迹,高宗皇帝下诏嘉奖,赐为奉直大夫,可惜当时未找到四姐。

韩宝凤一听,眼泪刷地流出来,想不到,朝廷还没有忘记爸爸,妈妈和姐姐们死得冤哪。

前些年,我想去庐州去找妈妈的娘家,可姥爷叫什么,住哪里都不知道,如何去找?

韩仙胄又说,除五伯英勇抗敌,以身殉国外,韩恕大伯和肖胄大哥,曾出使金国,一身正气,不辱使命。

绍兴十年(1140年)十月。宋金之间战事不断,高宗皇帝欲迎回徽宗梓宫,派出使臣,工部侍郎莫将为迎护梓宫、奉迎两宫使,宣州观察使、知阁门事韩恕作为武官,充副使。他们吃尽辛苦,到达金都燕京,谁知金人翻脸,背信弃义,要求使臣叛国、在金做官,莫将、韩恕等使臣拒绝。金人就将他们囚禁起来。这一关,就是十个月,翌年九月,绍兴和议达成,两国休兵,才将其放回,真可谓九死一生。回朝后,韩恕改任浙西马步军副都总管。

韩肖胄使金还要早一些。

绍兴三年,朝廷南渡,立足未稳,谋求和议。而金朝由统兵元帅完颜宗翰当政专权,他仗着兵强马壮,施行或战或和之策,阴险狡诈,变幻莫测。众多官员不敢出使,身为吏部侍郎的韩肖胄本也年近六十,且又身体不好,却慨然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