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截然不同

双生锦 天际舟 2271 字 2024-04-21

谭阳的心头,豁然开朗。

若只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就算自己拜方孰玉为座师,能获得的帮助也不会有多少。

能获得一两封举荐信,在关键时刻帮他说上几句话自然没有问题。其他的事情,方孰玉不可能为他做得更多。

但是,若成为了方家女婿,娶的还是名声欠佳的嫡次女。看在这桩婚事的份上,方家就不会待他差了。

对利用自己的婚事,来为仕途铺路,谭阳并没有任何反感与不适应。在他从小的教育中,就有着要为振兴谭家而努力的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或者能靠近这个目标,谭阳愿意付出一切的努力,何况只是婚事而已。男子长大总是要娶妻的,对他而言,能娶到一个有助力的妻子,获得岳家的资源,才是要考虑的事情。

至于父亲口中的那位方家四姑娘,品貌如何、性情是否能与自己投缘,都不在谭阳的考虑之中。

“原来如此,”谭阳道:“还请父亲教我。”

“这件事急不得,越急越显得你心怀不轨。”别有所图是一回事,也许方孰玉心头也清楚谭家所图,但谭阳却不能表现出来。

谭老爷道:“放榜之后,你照原样去找方翰林讨教学问,不可去得太勤。”

“那若是一直见不到四姑娘呢?”

“你会见到的。”谭老爷意味深长道:“总会见到的。”

谭阳这样优秀的少年举人不时在方孰玉面前出现,家中又有个待字闺中尚未定亲的女儿。他就不信,方孰玉会视而不见,会耐得住性子。

只要方锦书出现在谭阳的面前,谭老爷就能肯定,方家已经动心了。接下来,就到了谭家表态的时间。

谭阳十分用心地在做这件事,满以为至少能在父亲这里取得一个比较满意的成绩。没想到,父亲的一个问题,就将他问的哑口无言。

“阳儿,”谭老爷语重心长道:“你的眼光,不能只局限在这些学子身上,需看得更长远一些。”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当今圣上是明君,但太子和齐王均已成人。”谭老爷道:“一位是废太子妃留下的嫡长子,一位是皇后娘娘膝下的嫡子。”

“两者之间,必有一番争斗。我们谭家,再经不得任何闪失。你可明白?”入朝为官,说到底是侍奉帝王。而这等争储之事,谭家自然要离得越远越好。

不让谭阳在今次的春闱中下场,也是这个缘故。谭家如今在官场上的人脉极少,皇子们已成年,而谭阳还年轻。

宁愿让他耽误几年光阴夯实根基,也不能让他卷入争储的风波中去。要知道,一旦踏入官场,就身不由己。能像权墨冼一样抗争的人,又有几个?

再说了,权墨冼对抗的只是百官世家,并非皇权。在他背后站着的,正是庆隆帝。

谭阳想通了此节,按膝施礼:“谢过父亲教诲,孩儿明白。”

“去吧,用你的心去看,不要只用眼。”

“是。”谭阳迟疑了一瞬,问道:“孩儿还有一事不明,请父亲解惑。”

“何事?”

“父亲让我去拜见方翰林,难道只是为了讨教经义文章吗?”谭阳问道。

方孰玉的学问,在为官者中是数一数二的。文无第一,文人相轻不光是说说而已。但提前方孰玉,就算是他的敌人,也无法贬斥他的才学。

然而,谭阳思来想去,绝不相信父亲此举,只是为了让自己讨教学问。用了一个人情,只是为了学问未免太亏了些。

如果只是为了求学,以他少年举人的身份,无须人引见,他凭自己也能考上松溪书院。书院的涂山长,那可是前朝著名的大儒,书院的先生讲郎也人才济济,岂不比一个翰林来得便利?

谭老爷拈须点了点下颌,目光中露出欣慰的笑容,道:“能看出这点,也不枉我的一番教导。”他原以为,谭阳要过段时间才会发现。他能在此时问出这个问题,怎么能让他不心生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