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中国的需求当然也来自这三件,不过单对幕府来说,这些享受可以在民间贸易得到满足,幕府的将军难道会在意自己治下的穷鬼有没有茶叶喝吗。
真正的问题还是最新的需求,也就是如何面对那些讨厌的南人。
日本人的世界观一直有问题,白人殖民者是从南边航海而来,就说人家是南方人。
战争永远是人加物资对抗另一批人加物资。
当年丰臣秀吉打进朝鲜,被一支偏师就按住,活生生把自己的嫡系部队作死,而让出工不出力的家伙们得利,最终被德川幕府得了他天下。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日本的海外钢铁来源基本上依赖于中国的贩卖,而现在,来自南方的蛮人却是带来的新式的技术,也可以卖一些钢铁。
当然了,这种话,不足告知那些长老,但对赤木刚宪来说,寻找一个成本得当,可以继续压制诸藩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才是最大的重点。
虽然幕府控制了大量的土地,但负担也重啊,京都的公家上上下下要养活监视,大阪的商人要应对,那些武士要吃喝,最好还要上女人,每个人都朝将军伸手要钱。
从某种意义上讲,德川家光还真有那么点雄才小略的意思,至少在明清之变的时候,死咬着没有插手,没有重蹈丰臣秀吉的覆辙,也算是强力,不过,在发现帝都有些新鲜玩意,自然就第一时间跑过来了。
赤木刚宪到了帝都,就让老妹四处带路,先去了帝都的北方国际射击场,这里只要给钱就可以随意打枪,当然了,都是各种型号的步枪,赤木刚宪试了试这些枪,事后被这枪的价格吓的头晕,其实这些步枪堪称物美价廉,但架不住量大而带来的成本提升。
丰臣秀吉当年实行了兵农分离制度,命令武士住在城里,随时跟随主公出战,但也造成了武士们完全依附于封建主,武士大多数的是中下级小人物,他们如果不能依靠一位有钱有势的主公,生活往往是在穷困中勉强维持。
小武士的家里除了被子和锅,还有一块大石头,因为当他感到冷的时候,可以举石头取暖。
武士数量的增长速度远大于幕府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
这个原因,几乎就是后来幕府倒台的原因。
在旧时空,德川家光治下出现了大把浪人,依附的主公犯了事被开革,或是主公的财政困难必须削减人手,低级武士们就只能成为浪人,有的便去为黑社会之类的势力作打手。
这些浪人很多时候都被幕府暗中推动做了倭寇,而原本的历史轨迹上,郑成功这个中日混血招揽了几千日本武士作为打手,算是缓解了这次危机。
而现在,郑芝龙正在朝着福建远华贸易公司转变呢,打仗?
赤木刚宪恭敬的送别了钟佳佳,对于这些日本人,长老们并没有下多大的精力,不是对他们没有警惕心,问题是都是一个模样,日本人的上层人士对于汉学的掌握让来自后世的中国人汗颜,正如后世那些一口东北话的各种梅机关精英,比起这个,再对比一下当年的……
所以,在如何保密方面,长老彻底的放弃了严防死守的策略,而是走的后世美利坚道路,也就是除了绝密的武器制造,各种军事计划等等,其他方面,完全公开,你喜欢情报是吗,报纸啊,年鉴啊,海量的信息全都给你看,光是分析这些情报就累死你,等你分析出来,长老们的大军或许已经在你的首都开烧烤派对了。
这种道路需要的是绝对的领先以及绝对的自信,事实上过去多年来,不是没有人想着师夷长技以制夷,师长老长技以制长老,可惜,他们本身的知识积存不足以看透这熙熙攘攘的繁华背后,那复杂的社会体系,几乎每一样东西,在过去的时代,人类其实早就有想法,但技术的积累,财富的积累,需要的是时间和机遇。
古人不知道路灯的好处吗,起码在大明宫廷里,就有这样的设施,只不过普通州县不足以负担这样的花销,哪怕有,只怕大半也会进入官吏的腰包。
而且,这需要的可是真正的制度自信,起码不能被人看透真相,后世的时候,哪怕经历了多次灰头土脸的战败,从鸦片战争一直败到甲午战争之前,因为中国的体量和经济,起码还被当做一个大国尊重,那个时代国家之家打仗是非常正常的,美利坚被英国人烧了总统府,不还是照样住吗。
甲午战争是一次被彻底勘破底裤的战争,从此中国真正沦为了所谓半殖民地国家,其本质原因就在于此。
鸦片战争可以解释为我大清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国家不擅长海战,对于围绕着国土到处流窜的英国侵略军实在找不到主力,二丫战争可以解释为英法联军很讨厌,趁着我这里闹着内战,但是这甲午战争就完全没借口了,休养生息了那么多年,大体太平不说了,同治中兴也是被不少人吹捧,最可恨的是,进口的那些欧陆军火不是假的,人家为了赚钱,可是没搞过什么武器禁运的把戏。
一个差生,通过各种方式,把自己包装成好学生,混在一个非常牛逼的班里,但他原形毕露也许只需要一场考试或者几句话而已。
赤木刚宪在帝都确实是过的足够的充实,不说这里的食物之丰富,街头的女人风韵十足,就是那些军品店里的产品也足够他满足了。
军品店当然不会贩卖制式军火,甚至太锐利的刀剑也没有卖,不过本着促进消费,以及为未来大规模武装移民做准备,这里贩卖的是除了武器以外的各种装备,基本上和长老军核心部队的装备相同,无论是那战术背心还是便携式水壶都极具逼格,更何况还有那迷彩装备,为了验证军品店店员所说的话,赤木刚宪还专门跑了一趟城外,专门找了一处地方验证这迷彩服到底如何。
事实上他也非常兴奋,这种迷彩服配合武士刀的话,几乎就是相当完美的杀人利器,而那什么潜泳眼镜,还有压缩饼干,也都是太适合一个武士了。
事实上,到了晴子租住的公寓后,赤木刚宪就连忙换上那一身没有军衔、标示着“民用”字样的套装,挎着武士刀在试衣镜面前装逼。
“这东西简直太适合武士了,要想办法多买一些。”
“哥哥,将军好像给你准备的银两,不足以采购这样的东西吧。”
“我得看看,能不能自造了,也不知道那些工匠有没有这个能力。”
日本的布匹染色技能点一直不怎么样,那浮世绘之所以走的是妖艳奇葩路线,原因就在于很难走写实朴素风格,日本作为一个资源不发达的岛国,燃料也绝非是大量拥有的。
饭都吃不上,吃什么方便面啊。
正如后世某果党创造的美械鬼子的丢人事迹,长老们无心之间,却是栽培出来不少迷彩武士、迷彩鬼子。
当然了,赤木刚宪也只是出于兴奋中,原本锁国之后,幕府为了本身利益,对于外国来的知识和产品都排斥的很,这也很正常,一帮牧师就直接在日本掀起一场天草四郎叛乱,而且事实证明,那些农民打的着实不坏,比起他们这些耗费巨大的武士,日本农民只要有勇气,使用简单的竹枪,就已经可以一战了,虽然天草四郎时贞叛乱最后被压垮,但是幕府上上下下完全明白,这是一场失败的战争,来自海外的武器、经验乃至于信仰加成,随时可以鼓舞那些农民继续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