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沉思者

大道朝天 猫腻 2661 字 2024-04-20

洞府石门缓缓关闭。

她对顾清与元曲说道:“他这一闭关说不得便是多少年,不用一直在这里守着,先散,过几日再来看过。”

崖间传来数声猿啼,峰顶已无人迹。

白猫从洞府里缓缓踱了出来,眯着眼睛望了眼秋阳,神情说不出的惬意。

神末峰禁阵已开,它可以随时出来晒太阳,真是欢喜,只是有些遗憾无法再去井九头上蹲着。

地面生起一道轻烟,伴着清楚的摩擦声,寒蝉跑了出来,小心翼翼地蹲在白猫的身边。

……

……

神末峰有很多洞府无人使用。

井九就在峰顶深处随便找了个洞府便走了进去。

洞府里的设置很简单,一张石床,没有蒲团,壁上淌落清泉,除此之外再无旁物。

他没有像别的修道者闭关那样或者结道印,或者布阵法,直接走到石床上坐下,显得很随便。

他盘膝坐着,身体微微前倾,右肘落在膝头,右手托着下颌,开始沉思。

他一想便是十余日。

在这个过程里,他没有起身一次,没有饮一口泉水,就连姿式都没有任何变化。

赵腊月等人确定他不怕打扰后,来看过两次,完全不懂他在做什么,只有一个感觉。

沉思中的井九,真的很像双林寺那些著名壁画里的仙人,有一种庄严而神秘的美。

……

……

某日,井九睁开眼睛,看着搁在身边的铁剑,微微动念。

铁剑飞起,来到他的身前。

按照青山宗或者是别家剑宗的修行法门,进入无彰境后,只要动念,飞剑便会与剑丸相合。

这个过程一般被称为收剑。

修道者收剑的方法则有很多种,有的会让飞剑直接消失,有的会一口吞下飞剑。

还有些更偏门的收剑法,比如古剑派的长老更喜欢把剑丸运出体外,在空中迎回飞剑。

对无彰境的剑修来说,收剑是最简单的事情。

偏偏井九做不到,无论如何催动剑识,铁剑始终无法靠近他的身体。

如果仔细观察,或者能够发现铁剑似乎有些敬畏,甚至可以说是恐惧。

无彰境的标志便是飞剑能够隐于剑丸之中。

井九既然是无彰境,为何连最基础的事情也做不到?

顾寒与元曲听都没有听过这种事情,更不要说想出办法来解决。

洞府里的空气忽然安静。

而且持续了一段时间。

井九醒过神来,说道:“当我没说。”

顾寒与元曲对视一眼,有些尴尬。

赵腊月出了个主意。

“闭关吧。”

在她想来,景阳师叔祖当年能有那般惊人的境界修为,全是因为他经常在神末峰一闭关便是百余载。

哪像现在…哪怕你还是绝世天才,但这些年怎能如此懒散,修行也非常不专心。

其实这是误解。

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井九都不是很赞同修道界常见的闭关。

他之所以很少离开神末峰,对外号称闭关百余载,主要是不想见闲人,理闲事。

按照他的看法,除非修行到了某些最紧要的关头不能被人打扰,才需要与世隔绝、专心破境。平时修行不过是静修冥想、吸收天地灵气、感悟天地至理,为何一定要把自己关在洞里那么久?

听完这话,赵腊月才想起来井九不是普通修道者。

普通的修道者,包括她在内都时常需要闭关,除了破境的关键时刻,哪怕只是平时的修行,如果能够拥有一个更加安静、不被打扰的独立空间,当然更有助于吸收天地灵气以及道心洗炼。

井九不需要这样做。

神末峰的人都知道,他便是躺在竹椅上也能修行。

哪怕很多时候,他的头上还蹲着一只猫、猫上还蹲着一只蝉。

他似乎随时随地都可以进入道心通明的状态。

赵腊月甚至有一种感觉,他可能一直处于这种状态里。

这真是令人敬畏的天赋。

“那为什么天光峰的卓如岁师兄要一直闭关?”

元曲好奇问道。

卓如岁是掌门真人的关门弟子,也是赵腊月与柳十岁之前天赋最高者,在青山弟子里的地位很高。

哪怕这些年赵腊月已经成为神末峰主,柳十岁做出了那么多大事,依然没能改变这一点。

原因说来简单,就是因为他一直在闭关。

很多弟子进入青山的第一天开始,便知道天光峰有位卓师兄在闭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