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们呢,他们又算什么!
刘师傅咂了一口,有些不喜的轻哼:“胡来?那你给我们露一手,我倒要看看你有多大能耐。”
易寒那份超然的心态不允许自己只做了出如此低劣的茶叶,宛若是觉得它们不配自己的身份般。
易寒手边,便是新鲜采摘下来的二水茶。
二水茶,其实就是在夏季雨水颇多的时节,采摘下来的普洱茶。
也称为秋水茶,仅次于春天采摘的春茶。
忽然,本还满脸愤怒的易寒变得风轻云淡起来,双目沉稳安定,呼吸绵长,整个人都似乎会化作一阵风消散。
现在的他,眼里只有做茶。
刘师傅本不喜的脸立刻凝固,似乎看到难以置信的场景,嘴唇哆嗦,却下意识的捂住了自己的嘴,不敢发出半点声音。
而那三位学徒也被刘师傅反常的动作所震撼,紧紧盯着易寒。
先用一小堆松针打底,然后用晒得浅黄,十分干燥的柏树搭起帐篷的模样,中间留空。
然后在留空的中间放入几根被斩得均匀长短的樟树。
如此这般,即保证了空气的流通,还让樟树的香气可以随着热浪向上翻涌,最大限度的融入茶叶中。
易寒的动作很慢,却十分讲究,每一处细节都值得人反复揣摩。
然后,令刘师傅等人所惊骇的是,易寒居然用手贴在铁锅表面,去感受逐渐升温的铁锅温度!
“这,这,这是……”
其他三位年轻人不懂,但刘师傅却是老泪横秋起来。
只因易寒的这种手艺,代表了对做茶的至高虔诚,宛若古时铸剑师投身岩浆火炉一样,是每一位做茶人走向顶峰的必经之路!
众人想象中的烫伤并未出现,易寒早已料到自己的体质足以抵抗这种高温。
最适温度175度,易寒果断捧茶入锅。
翻炒,每一处指尖都感触着茶叶逐渐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
熨帖,淡淡的热气提醒着易寒翻动茶叶的最佳时机。
他的所有精力、所有感官,都融入了手下的这锅茶里。
此刻的他,仿佛就代表了杀青工艺里的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