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更加了解,所以他对于放东西的看法就越来越深了,这个年轻人真的了不得,他甚至有些庆幸,当初自己把他留在身边,甚至是大家起吧。
现在他甚至是有一些跟他的四王叔朱棣一样的想法,那就是如果这样的人才当初去了燕王朱棣那边,恐怕现在他早就被赶出了京师,甚至是连命都留不下,他不相信自己的四王叔,如果真的有那个机会,还会留着他的命。
毕竟他们俩是不同的。
他们有太多的不同。而这些不同,就有可能要了他的命。
他可以仁慈,那是因为本来就有一颗仁慈之心,所以可能不会做什么事情,但是他的四王叔不会,四王叔之前做了什么事情,他心里很清楚,如果真的发生那样的事,他甚至不敢想象自己能不能保全自己的孩子老婆能不能保全?
还有那一群跟在他身边的年轻人,跟在他身边的老将们能不能够保住命。
想的越多,对于自己的庆幸就越大,因为他自己没有办法去搞定。
事情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比较简单的,因为人越来越多,因为大家都知道,还是会不断的控制这些事情。
真是因为没有办法去改变一些东西,所以才要努力的获取手中掌控的一切,大明朝廷现在正在飞速的发展之中,有些事情,简简单单的,而有些事情却牵扯的比较复杂。
复杂的事情也没有那么容易解决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大家和和气气甚至是按照朝廷的事情在做,但是暗地里也有,不知道有多少阴谋诡计在等着他们。
方中愈似乎为很久没有这样平静的在家里看书写字了。
之前他提出的那些建议,都已经在源源不断的让很多人做这事情,各个部门都在为着自己的五个计划奋斗着。
正是因为牵扯到了无数的百姓,所以这些事情都变得非常的慎重,首先要有不断的调查,接着会有初步的稿件出来最后那些草案会被通过试行。
这样的情况这段时间发生的特别多,但是方中愈却参与的很少,他只要牢牢的把控着锦衣卫就可以了,至于那些其他的方向,他知道为知道,但却从不干预。
因为牵扯到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就算是如今,他跟建文皇帝朱允文之间的沟通也没有之前那么频繁,因为他要保证现目前他所给予的意见,都不会将建文皇帝朱允文本身的想法打偏。
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皇帝朱允文来说,他不仅要保证整个王朝向前蓬勃发展,还要保持他们的稳定。
有些政策在地方上是受到阻碍的,有些地方上的大户是非常的反对现如今朝廷的政策,甚至是还跟官房的府衙产生了冲突。
这也是事实存在的毕竟剥夺了他们很多利益。
加上那些地方上的大户,其实跟官府都有关系,所以他们不得不做出自己的选择,有的联合起来对付官府,而有的却和官府联合起来对付自己的竞争对手,毕竟一个城市里的利益就那么多,如果被他们侵占了。
自然是不合适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引入第三方的力量来打破现状。
这样的事情最开始还没有人当一回事,但是当很多这样的事情被报上来之后,朝廷发现自己是结束了,所以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让这种情况减少发生或者说对待那些富绅大户的方式要温和一些。
方中愈对于这样的问题还是很清楚的,风暴总是在酝酿之中的,但这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阵痛,因为这些情况总是会存在。
想要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或者说获取更重要的东西,那么必须要有人做的牺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这些人终归是要拿出一些东西的,毕竟之前他们享受的太多了。
对于方中愈这种放任不管的态度,那些部门心里也都清楚,在这件事情上他们不会参与,但所有的消息都会传到建文皇帝朱允文那里,锦衣卫也不会放过那些能够获取情报的机会。
“”
有时候我们会被很多事情影响,而这些影响我们的事情,可能在别人眼中只是简简单单的一环。
别人不在意的,最后都会成为影响我们各种各样因素的原因。
建文六年,非常的热闹,各种各样的事情都在发生。
兵部尚书齐泰齐大人沿着京师北上一路上,查查各方。
凭借着钦差大人的名号和锦衣卫优秀的侦查能力,还有吏部各调查组的详细报告,将各地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瞒报的问题,查得非常的清楚。
对于地方上那些可能隐瞒出来的问题。
一经查出,绝不姑息。
所以这里面犯事的人基本上都被送往京师,等候最后的审判。
事情现在看起来已经比较明朗了,那就是建文皇帝朱允文希望通过兵部尚书齐泰来做一件大事情,他手下的人现目前都掌控着详细的证据。
更重要的是想要通过兵部尚书齐泰来将朝廷的威望更加的刷高,也就是皇权的力量。
王师兄率领的宣传部,现在做事越来越发的干练了,所以只要兵部尚书齐泰在前面有什么大动作,第二天一定会传的更远。
大明报现在所做的事情比之前愈发的成熟,对于他们来讲,只要他们现在努力的往前做,可以获得更多。
在社会上招揽那些能说会道的人,帮助他们打听消息,甚至是去实地考察各地方所呈报的问题是宣传部现在如今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当然不是一些秘密的资料,是可以通过他们来做的,当然,如果有些机密的东西需要对外宣传,他们还得依靠锦衣卫。
这件事情是王师兄亲自抓的,有些事情比较重要,所以他会亲自去找锦衣卫谈汪雨辰,汪先生现在跟他交接的比较多,只要是利于朝廷,立于锦衣卫,利于皇家的事情,基本上都会通过宣传部宣传出去。
这一点他们还是有把握做的。
靠近南方泉州,福州的船厂,如今忙忙碌碌。
自从朝廷那边有了旨意过来,这边的官员们都非常的紧张,毕竟朝廷里的动作他们也都知晓了,现如今各项法律也在不断的改变之中。
不过毕竟山高皇帝远,有些法律还执行得不够透彻,但是对于这一条,他们还是非常的愿意支持的,毕竟他们本来就是靠海上业务生活的,现如今朝廷愿意支持海上贸易,甚至是成立了海上贸易公司和渔业集团来,跟他们一起。
他们求之不得。
道理很简单,朝廷就算参与进来了,也只不过是投钱和监管罢了,真正的海洋上的事情还得依靠他们来说。
总不能让那些大老爷们出海去搬货物吧,所以不管怎么说,享受的一定是他们。
工地上人声鼎沸,沸反盈天。
工人们如今都在忙碌着,这一段时间,他们接了不少的大单子,当然是通过谈判的,朝廷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就拨钱来给他们做这些事情,养活他们。
这些具体的方中愈都不知道,但是他只派了人来监管,谈判的,还是由朝廷这边的人过去谈判,所以具体达成了协议对朝廷有利还是有弊。
方中愈并不关心,他只知道这样的事情是必须做下去的。
对于建文皇帝朱允炆来讲,正是因为他操的心太多了,所以闲不闲,感觉到还是比较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