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4章不忠不孝不仁义

大明影侯 醉颜7点5 4500 字 2024-04-20

也许最了解你的,往往是你的敌人。

这句话从来都没有说错,也许除了那些眼光远见的人。

也就是燕王朱棣看透了方中愈吧或者说他猜测了方中愈可能要做一件大事,但是他有没有办法确定,所以才来问一问方孝孺。

不过似乎他想的大事与方孝孺想的大事并不一样,方孝孺是坚信自己的儿子,一定是位大明朝廷处理的,一定是为了当今圣上皇帝朱允文。

“王爷,不管怎么说,也许你以前有什么其他的想法,也许朝廷做的不对,但是如今您起兵造反已成事实,被朝廷击败,也是事实,平叛战争打了这么久也累了。百姓也发了,或者说在这场战争中受苦受难的仍然是百姓,所以如今陛下大修仁政,与百姓休养生息。不管是从任何角度来看,这都说明陛下有心做一番大事。我的儿子方中愈,在中间起了什么作用,我自然知晓,虽然没有王爷您看的透彻,但是臣还是要说。臣的儿子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明天下,这一点我方氏一族,愿意性命担保。臣的家族忠义无双。”

方孝孺也许没有上过战场,他只是个文官,他没有见过太多的生死,但是他明白那些道理。

方中愈做的那些事情,到底牵扯了多少人的利益,他是知晓的。

但是他依然支持自己的儿子去做,有些事情死个把人对于他们来说很正常。

如今朝廷走到这一步了,就不能回头了。

“你要是能这样看,也还不错。孤王也不想与你论长短。刚刚第一个问题,孤王已经回答了,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接着问吧。”

燕王妃徐氏在一旁,一直都没有说话。

是的,她静静地看着自家王爷与方孝孺两人在那里争论。

也许是因为他曾经身为徐家大女,所以方孝孺和燕王朱棣的谈话,并没有回避她。

燕王妃徐氏在燕地还是挺受爱戴的,就算是这一次,他们投降之后也没有人敢说燕王妃的不是。

“王爷,刚刚您说的话我会一五一十的禀报陛下。现在臣想问你另一个问题。兴宗康皇帝之死与您到底有没有关系?”

方孝孺问完了,这句话之后心里也黯然了。

自古无情帝王家。

那个位置让多少的手足相残,多少背后的人受到牵连?

以前他没有体会到这些,但是建文皇帝让他进宫,谈了一番话,自己的儿子又给了他那些东西,让他不得不对,这个问题考虑。

建文皇帝朱允文也许之前并没有想到过这些,也许没有想把这件事情说清楚。

毕竟对于他来说,这都是痛。

不管燕王朱棣参与的力度有多大,不管是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是他都有让他们不高兴的地方。

方孝孺这话一说之后,燕王朱棣的脸色立马就变了,额头青筋暴起,左手使劲的抓了抓椅子,捏住了椅子的头。

他的情绪变化让方孝孺有一些害怕。

也许这恰恰印证了那些证据,真的是真的。

那件事情燕王朱棣脱不了干系。

“孤王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大哥的死与姑娘无关。孤王当时镇守北方,手里大权在握完,全没有必要做这样的事情。

大哥,他巡狩四方,不仅是朝堂之上,还有民间都对他呼声颇高,赞誉有加,是大明最完美的继承人。

父皇所做之事,全让他去做,那个时候孤王也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所以孤王没做过。”

似乎平静了自己的心情,燕王朱棣回答道。

这样的话语在方孝孺听来,似乎有一些强词夺理,或者说有一些暗自诡辩的意思。

但是他却没有办法去反驳。

关心则乱,在任何时候这句话都是正确的。

方孝孺正因为关心自己的儿子方中愈,所以他根本就没有注意到燕王朱棣所说的话语中的语气。

“王爷何意?还请王爷明示。”

燕王朱棣不会无缘无故的提到中愈,也不会一直说这样的话,三番五次的提到中愈,还说中愈,是不是在外面做事情。

方孝孺自然是起了几分小心。

但是燕王朱棣明显没有想跟他解释。

“近来送过来的大明报,孤王看了,你的儿子居然没有出现多少次,但是孤王知道上面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和你儿子有关。他居然已经在北方练兵了。还让孤王的侄子组建皇家军事学院,他到底想做什么?真的只是想教一教那些武将们,让他们都成为帅才吗?”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真正的统帅更是少之又少少。

先中山王那样的人也是很久很久才会出现一个。

先中山王,能打出那样的战绩,不仅仅有太祖高皇帝的功劳,还有那些出那么多忠臣良将的帮助。

作为大明军队的统帅,他做的已经很好了,知人善用,甚至在智谋上也超出他人许多。

但是这样的人毕竟是少见的。

虽然从表面上看起来来,方中愈似乎在为朝廷培养各种各样的精英人才,但是他总觉得还有什么事情是方中愈瞒着他们的的。

纵然现在不管方中愈做什么,跟他都没有关系,但是他心里就是痒痒痒。

每次想到这里的时候都让他有一种难以言明的感觉。

或许是因为他也是太祖高皇帝的儿子,或许是因为他本来有机会坐上那张位置,所以他考虑的事情很多。

如今好不容易有机会将这件事情弄个明白,他心里就越发的想把这件事情问个清楚。

不过现在看来似乎方孝孺自己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也许他心中有个疑问,但是从来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所以今天他问起来的时候他有一些惊讶。

“怎么,有何不可吗?犬子心怀天下,愿为陛下分忧,平叛战争中朝廷军队大多没有可战之力,如今练兵只为保家卫国,难道不行吗?”

思考了一会儿之后,方孝孺还是说出了他的理由,不是为了别人,仅仅是为了他的儿子方中愈。

他必须要为自己的儿子守住那一方净土。

燕王朱棣怀疑自己的儿子,有其他的心思,这1一点一定不能传到其他人的耳中。

况且他也不相信自己的儿子,有其他的想法。

“是吗?”

燕王朱棣笑了一笑,没有说其他的话,只是种笑容明显透露着不信。

“王爷多虑了,王爷生为太祖高皇帝的四子,当今皇上的亲叔叔。却一心为了那张位置,将大明陷入不义之地。将士损失数万,百姓流离失所,皆因王爷的野心而起起。在王爷入京之前,您的军师,姚广孝触柱而死。在进京的途中,将军张辅自杀身亡。这一切都应该算到您的头上,如果没有您的野心,他们都不会去死,这件事情不会发生。所以真要算的话,王爷,您,才是千古罪人。”

方孝孺把千古罪人咬的特别重。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的。

燕王朱棣发现一个问题,他犯的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他不应该跟一个,文官,来讲道理。

或许是因为跟方中愈有关,所以他一时间乱了手脚,根本就没有想清楚,头脑一发热,就说了这样的话。

但是这件事情明显不对,但是他又想不出来,到底是哪里不对?反正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疑问。

“孤王是不是千古罪人,不是你们说的。还是说说你儿子吧!他做了这么多动作,到底要做什么?”

燕王朱棣死抓住这句话不放,或许在他的眼中,这才是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