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瑾没给多少讨价还价的机会, 朝中臣子提出支援前线, 这件事她倒是没拦着, 由着那群臣子去张罗援军。
之后大军压境,援军轰轰烈烈上路, 但事实上这时候前线已经开战,但在京城的人, 谁也不知道战况如何。
赵瑾每日的日常也就是批奏折, 像小皇子和长公主已经重新回到上书房读书。
原本在上书房读书的大臣之子如今却是对这两人犯了难。
陛下既然能作为女子登基,那便代表着长公主未来未必只是个公主, 但小皇子毕竟是如今皇室里面唯一还算得上名正言顺的皇子。
一连几日,武朝的京城犹如乌云压顶,寻常百姓家里尚且忧虑, 更何况当朝的官员。
如今已经不是盯着龙椅上坐着谁的时候了, 而是看着他们武朝究竟能不能度过这一劫。
赵瑾这个皇帝当得并没有很费力, 大概是都觉得她这个女帝不靠谱,朝臣遇事会更倾向于自己解决,赵瑾倒是闲得能有空去带皇宫里俩孩子在御花园玩玩。
也就是她的心够大,就算是知晓赵瑾有后手的太傅和丞相都不敢笃定战况如何。
长公主和小皇子如今都到了挑选老师的年纪,小皇子的老师交由太后去挑选,至于长公主的,赵瑾某日带着两个孩子一起上朝,上朝前便说好了让小姑娘自己挑。
下面的臣子看不懂赵瑾这一番带着两个孩子上朝是什么意思,但长公主和小皇子在这种时候并不吵闹,乖巧地坐在赵瑾身边,一左一右,两双圆溜溜的眼睛盯着下面的臣子看。
两个孩子就是差了几个月,偏生又都是赵家人,那双眼睛看着都像赵瑾,说是她生的都有人信。
怪可爱的。
放在二十几年前,兴许还有人指摘带公主上朝不妥,可如今公主都登基了,谁还有空去管皇帝带谁来上朝?
只要赵瑾别太荒谬,从自己的后宫带人来,这群已经见识过她究竟有多离经叛道的臣子都睁只眼闭只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