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如流水,孙老夫人逝世之后,曹家的人就没有几个还记着那位跟随辰亲王唯一的儿子入京城的大公子了。
康熙五十二年,曹寅病重,康熙得知,立即命飞船从京城送来治疗疟疾的汤剂。
但即使有飞船的出现,曹寅及时用了药,还是没能度过生死关,曹府一片缟素的时候,那个只有府中老人还记着的大公子也没来。
曹寅死后,曹家境况愈下,曹颙这个江宁织造做得一点儿也不成功,曹寅没有拉多少饥荒,他倒是仗着父亲的荣宠,又要做煤的生意又要做铜的生意,短短一年多跟当年太子爷办出的中央总钱行那儿欠了不少钱。
真真是对应了那句不怕富二代败家就怕富二代创业。
贷款还不上,曹家几乎被时任总钱行管理的老四搬空。
曹颙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熬死的。
李煦可怜自己妹妹,在五十四年带着一个曹家子侄赶赴京城,希望还能保留曹家的江宁织造职位。
否则欠着那么多钱的曹家,一瞬间就能倾颓。
这些年儿子不在身边,康熙严酷了很多,但是对早年的老人还都保留着情谊,江宁织造这个位置私设的性质比较大,而且换上别人他也很难信任,多番考虑之下还是同意了李煦的请求。
曹頫被过继到李氏名下,曹家又勉强支撑了几年,但到底不如曹寅还在时的光景。
作为父亲遗腹子出生的曹雪芹,就是在这样没落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纵然家中败落,仆人还有几个,祖母和他们都很喜欢缅怀当年曹家的风光。
皇上六下江南,其中四次都来了我们家,先老夫人所居之处还有皇上的亲笔题匾额。
曹雪芹六岁的时候才知道他还有一个亲大伯,大伯在三十八年跟随南下的皇上回京,据说一直跟在辰亲王唯一的儿子身边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