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师们都还记得万泽宇和广军,这俩无论在哪个年级,都是各自班上最有名的人物。万泽宇是以混账出名,他那做运输生意的父亲根本不管他,他的母亲则是管不住。广军本身倒是没做过什么破坏纪律的事,但他有个风光的老爸,有的小孩私底下叫他少爷,小小年纪就学会了阿谀奉承那一套。
至于袁衷,老师们也记得,一是因为他性格阴郁,不合群,二是因为他太惨了。所有老师都说,想不起袁衷和万泽宇、广军说过话。
“万泽宇是我班上的学生,广军在上面一个年级,他们那时应该不算朋友。反正我每次逮万泽宇,他都没跟广军在一起。”万泽宇在初中时的班主任回忆,“广军比万泽宇安分得多,他们是在毕业后,关系才拉近的。”
这是一条和之前的排查不太一致的信息,广家人都说他们看着万泽宇长大,广军说自己和万泽宇自幼是好兄弟,年轻人们也都说广、万读书时就是好朋友。
只有教万泽宇的老师,说至少在初中时,万泽宇和广军很少在一起。
是谁的记忆出现误差?是谁在故意混淆事实?
班主任精神矍铄,不像有记忆退化的问题,她还拿出当年的教学笔记,上面记录着万泽宇每一次打架、欺辱同学之后,被她逮住批评的事。
海姝认真看着这份笔记,忽然,注意到一个眼熟的名字:许巧。
这是个很普通的名字,到处都有人叫许巧。但海姝之所以觉得熟悉,是因为有人向她提过。
是谁来着?
班主任记录得并不详细,只写了某年9月12号,万泽宇和许巧在学校后门厮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