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帖子和观点季东青也看了,刚开始觉得还很中肯,后来的事态发展季东青就感觉不对了。
首先说清华北大的学生都出国了,不爱国!这个观点本身就有待商榷,清华北大那么大,学科门类那么多,你指的哪一部分人出国了?
保持攻击言论的人连一个具体的学科种类统计都拿不出来,然后弄出一张表格丢出来这顿骂。
跟风的网民正好找到了发泄的靶子,不一定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宣泄而已。
客观地看这件事,季东青其实并不反对这部分人出国。
首先一点就是我们当年的国内环境不适合这部分人的工作,从改革开放开始到现在,中国的企业一直是在低端制造业朝着中高端制造业过渡的一个过程。
清华北大的很多尖端学科恰恰是为科研或者高端制造业培养的人才,我们国内除了少数头部的研究所,高校,国字号企业之外。
民营企业无一例外在赚快钱,对于所谓的科研投入,包括联想在内都不愿意多花一分钱,不能够进以上这些企业的高端人才,我们培养出来了放在哪里呢?
逼着这部分人只能找适合他们工作的环境和场所,公司去!这怪不得这帮人,除非这帮人出来后舍弃自己十七八年,甚至二十年辛苦读下来的专业。
反过来说,国家在这些人身上培养花的金钱不也白费了么?
第1235章 掌握了核心人才是企业和国家的重点
然后安心的做某个企业里面的螺丝钉,扳手!做那种和自己行业相关不多旳行业,然后等待机会,到自己五六十岁的时候机会就来了。
现在国内大环境越来越好了,国家中高端制造业和产业发展起来了,这帮人没几个出国的了,尤其像国内和集成电路相关的各大公司现在里面都是清华北大这些高校积累的人才和科技成果。
社会上有种呼声,应该减少对这些头部高校的投入,更多的进行职业教育投入。
然后有些专家又开始说会影响高端人才的培养等等,其实大可不必担心。伴着国家经济发展,现在这些高校已经与大量的企业进行了产学研合作。
即便是没有国家经费补助的情况下,清华北大为首的这些高校也能够有实力凭借本身的经济实力,和造血能力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