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管理人员的带头,工人们更加有底气,气的季东青的手下差点开干,季东青摆摆手表示淡定。
望着工厂内傻呆呆的老孟,季东青抽出一支烟在鼻子底下闻了一下。
“给他们机会自己不珍惜那就不要怪我们了,给机器人事业部打电话,机器人入场,告诉何诗音和许姐,争取早点把高新技术出口的单子拿到手,退税那边还是可以的,泰国那边同样!”
“另外橡胶件工厂那边现在也给我上机器人,以后我们工厂的机器人要占到一半,如果这些老孟还是不听话或者不珍惜机会,就送他们到炼胶车间,或者铸造厂那边,我们虽然不能够随便开除他们,但是转岗还是可以的!”
果断的从陶匀工厂那边把并不是特别成熟的工业机器人成批次运过来,虽然陶匀的机器人在市场上并不算最先进的,但是应付季东青这种低速乘用车的简单组装还是没问题的。
搬运和固定位置组装都是简单重复的工作,这些工作用机器人比工人更加的便捷,尤其刁钻部位的紧固件安装和焊接,工人来做非常困难,利用机器人事半功倍。
“师傅,这样我们的成本不是增高了么?机器人的造价好贵的,咱们来这边不就是奔着他们的人工成本低么?”
望着季东青庞大的机器人替代人工计划,甄关和房德佐一帮人替季东青担心,中航等人却一点反应都没有,甚至很多人非常高兴。
尤其销售和采购岗位,从其他国内大型企业挖过来的人更是表示赞同。
“呵呵,你们不要被某些经济学家或者文章给骗了,不客气的说现代没有一家工厂的产业转移是因为工人工资问题而进行的!因为工人的工资问题在整个生产链上面并不占多少,工人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效率问题,并不是工资的多少问题!”
“劳动密集型产业都是劳资矛盾比较集中和严重的产业,六七十年代大型发达国家把这种劳资矛盾集中地产业扎堆迁移到东亚,中国的大陆和香港,台湾,韩国以及部分东南亚国家!”
第993章 劳动成本问题绝对不是人工问题
“当年我们国家那一批并不算成熟的专家给出的意见是这些地方的劳动力成本低,三十年过去了,这些企业绝大多数都已经人去楼空,留下一地鸡毛,返回去看我们的很多专家都已经不再矫情这些文字,而是换了一些字眼来形容这件事!”
“把人工人本比较低,换成了生产成本比较低的地方,你看这两个词有什么变化?”
季东青把香烟插回甄关的香烟盒,现在甄关也已经是孩子的父亲了,夫妻两人都是自己公司的骨干,季东青非常器重。
季东青在前,身后跟着一票徒弟,大家都带着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