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东青心里不由得一惊,因为自己对外还没有放出工厂的产品清单,即便是给新格斯的计划书里面也没有这么全面,外界不可能知道自己的生产机型。
现在外面忽然来了这么一个大单,证明自己公司内部资料泄露了。
这些信息只有跟低速乘用车厂相关联的企业才会获得,季东青看了一眼珊迪,把订单给了中航,中航心里也不由得一震惊讶。
工厂还没有生产就忽然来了这么一个大单,中航自认为公司的产品还没有这么受欢迎,就好比孩子还没生你不知道聪明还是傻子就来订婚?
另外孟加拉这边的宣传力度还没正式开展,虽然前期有广告,但是也不会忽然出现这么大单。
除非某个人想做独家代理先期囤货,但是这个数量也非常大了。
一百台国内的454,一百台704,804还有五十台。
这种规模开一个农机市场绝对不是问题,这几种机型的底盘是付圈那边率领技术团队这些年艰苦攻关的结果。
现在国内大型拖拉机的重型底盘几乎都是雷沃,洛阳,福田。
其余的厂家能够自主拿出好底盘的不多,即便是山东那般也是勉力为之。
季东青团队开发出好底盘,在国内并没有大肆宣传,主要是围绕东北和内蒙那边展开,知道人并不多。
对方一下子把这几款新地盘的车型都要走了,这证明对方早就了解这几款车,如果对方不是老客户,那只有一种解释:竞争对手不打算让季东青的这几款车上市。
想明白了这些,中航看了一眼季东青。
“是不是量有点大?我们这次运输来的不太多,工厂那边建立至少需要半年时间,不宜操之过急吧?”
中航看看季东青,指着几个型号提醒道,季东青知道对方动心了,貌似不经意的点点头。
“的确量有点大了,我们这次总共带来的量是这样,454是八十台,704一共七十五台,804多一点,一百台!如果你的客户确实想要那就按照百分之零点五加价,这是我们的底线!毕竟是你那边的订单,你怎么和那边说珊迪你看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