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5页

“一是约瑟夫针对行政部门和人事升迁的小调整,我都看过了,也都同意;

第二,让利亚姆放出消息,说《复仇者联盟》在寻求发行方;

第三,品牌植入方面,有一些方案我不认同,你让大卫多跟赞助商们沟通,实在不行,太过突兀的赞助方案就放弃,没必要为了这点钱,拖累整个项目的拍摄,影响观众的观感。”

“好的,老板。”

梅斯“唰唰唰”的记下来,“对了,老板,你刚刚说起赞助的事,奥迪那边打算预约一个内部的有关钢铁侠系列的专访,你要出面吗?毕竟老板你是第一部 的导演。”

“算了吧,让凯文出面更好,他是漫威系列项目的制片,多给他一些曝光,我已经太多了。”

小助理“嗯”了一声,反复核实了一些事情的安排之后,才说起了行程,“从昨晚到现在,我接到了好几家经纪公司的电话,他们都想找您聊聊,另外,剧组那边,需要一个试装,要你去看看效果。”

“然后的话,你之前许诺过,一个项目如果票房盈利,将进行相关制作人员、发行人员的奖励,相关方案利亚姆总裁已经汇报上来了,财务部需要您的签字。”

“一件一件来吧,经纪公司的人找我是为了什么?”莱曼疑惑。

“老板,《复仇者联盟》还需要一批有些戏份的配角(咖啡厅的女招待、神盾局的文员啦等等等等),而且我们的项目声势很大,需要的幕后人员也很多,他们都想打包剩下的工作,参与进来。”

好吧,莱曼一时间忙糊涂了,对于经纪公司来说,这种事不插一脚才奇怪,为了创收和业绩不遗余力吗。

转念想想,他们这么积极,不正是因为漫威在制片领域越发有能量,大家都想保持关系抱大腿。

前文也说过,好莱坞的工业化模式可以有效的减少制片厂平日里没有项目时的运营支出,毕竟,一家电影公司的制片部门常驻人员撑死了不会超过100个,且大部分是制片人、部门管理这一等级,而非最底层的美术、化妆、道具或者刚入行的实习生。

可偏偏呢,一个一线项目从调研,到开机,需要的人手又很多,巅峰时期雇佣2000多个幕后人员都很常见,如果没有工会和经纪公司的支持,是找不到那么多合适的人手填充岗位的,而打包制度下,只要经纪公司接到了这种活,可运作空间很大,稳定抽取预算流水。

当然了,莱曼属于caa的a级导演,手里握着资源,又尽量避免caa在他的项目里一家独大,所以这些人找上门来之后,也不敢漫天开价,基本都拿出了很诚意的打包方案。

而就在莱曼为了《复仇者联盟》项目筹备期间的一些琐事忙活时,诺兰却是仔细的系好领带,坐上了去往中国大剧院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