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8页

瑞恩的一番调侃外加那些夸得莱曼自己都觉得过于吹捧的言论,也几乎是印证了《第九区》雅俗共赏的电影口碑。

这样的架势,也让电影的次周上座率保持的不错,哪怕是工作日,都在4成左右。

“噢,对了,这周末的新片《007:量子危机》市场预估是多少?”

“它的魅力比我们想象的要高啊,伙计。”瑞恩正经道:“从最近的宣传热度来看,很多北美观众都很期待,再加上《第九区》真论大场面、视觉享受,哪一点都不如香车美人的007——量子危机投资超2亿,是制作新高峰,而演员主创占比却不高,可想而知在场景上花了多少心思。”

同样的,这部电影走得还是先海外后北美的发行路线,一周半就累计了25亿票房,在欧洲地区的声势早就打出来了,北美观众当然期待电影的放映,一些预测机构直接就指出北美首周能破6000万美金。

第862章 优质马甲

就像业内预测的那样,《007:量子危机》并没有拉跨,反而给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甚至不算非常惊喜,虽说丹尼尔-克雷格这位新晋特工在出演其他题材作品时老是失利,可一旦换上邦德的马甲,统治力又有了。

要知道,007系列他才演了两部,就已经征服了此前积累的影迷,并让更多的观众入坑。

这对他本人来说,也是痛并快乐着,既可以说是戏路走窄了,也可以说是007让他名气大增,顺利成为比前几任邦德演员更合适索尼推广造势的工具。

在洛杉矶,街头热议话题很平和的分走了大半影迷观众的注意力,而且蓝蝶方面分析的也没错,《007:量子危机》跟《第九区》确实不大重合,因为这周末的观影主力大部分都是新加入的,本就不对《第九区》感冒。

当然,一个是刚从海外证明收割票房的实力反哺北美地区,粉丝期待拉满;

一个虽然还在放映巅峰,但已经开始走缓坡,入场支持的人数肯定没法比,不过两家的开画院线加起来过了7500多家,放映份额占排班档期的7成,绝对是拉升大盘的利器,几个大型连锁院线的股东们都挺高兴就是了。

“还是那个范,以不变应万变,太酷了。”

“这任邦女郎是叫欧嘉-柯瑞兰寇吧,好有女人味,就跟上一部的伊娃一样,不再是充气娃娃,仅是敷衍点缀。”

“我觉得有些变味,邦德应该是风流智慧型,不是拳拳到肉死糙的硬汉,导演这是学《谍影重重》吗,模仿伯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