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页

就算知道是个坑,也得心甘情愿的往下跳。

当然,前提是这个坑不能太大,不然,分分钟放弃合作也是很正常的事。

商业上的来往,如何取舍,全看对于利益和前景方向上的判断。

“科里斯,你知道为什么我们米拉麦克斯影业总能在颁奖季领跑全程吗?”

还不是因为你无耻,科里斯默默的想到,但从嘴上出来却又变成了讨好的意味,“是你的眼光好,先生,总能挑选到那些评委非常喜爱的电影作品!”

制造谣言,抹黑对手,抬高自己,拉近关系,这是哈维-韦恩斯坦同志冲击奥斯卡时惯用的组合拳之一。当初,米拉麦克斯就是用这套方法击败了对手《拯救大兵瑞恩》,让《莎翁情史》成功上位,且一举捧起了二十世纪以来最水的奥斯卡影后——格温妮丝-帕特洛。

果然,有手下的好处体现出来了,还是一个很会说话的手下。

哈维-韦恩斯坦的脸上露出笑容,轻笑着说道:“我们的行动怎么样了?”

“导演丽贝卡-米勒已经答应了我们的条件,《个人速度》将会由我们公司代理发行。”

“这就好,科里斯,你干的不错。”

科里斯笑笑,没有说话。

不是每一个都像是莱曼那样的怪胎,对最擅长运作奖项的米拉麦克斯不屑一顾,还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

丽贝卡-米勒一听科里斯代表的米拉麦克斯愿意帮助她的电影冲击奥斯卡,连影片的收益划分方面都格外的让步。

不仅只象征性的收取了80万美元作为发行版权的买断费,还答应放弃线下的渠道利益,只要票房收益的百分之30。

“我们真的把这部电影作为今年的奥斯卡备选进行运作吗?”科里斯好奇的问道,因为他感觉哈维-韦恩斯坦不像是那么轻易就做出决定的人。

以往,哪次不是从好几十部电影中挑选出几部种子选手运作,哪有开年初,没经过对比就确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