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陶正要说什么,又听得陈娇轻叹道,“更何况,阿母又怎知陛下会听我的?”

“陛下最近对你的心思,阿母有看在眼里。阿娇啊,你可知朝堂上,陛下驳回了奏请,还责罚了提议的人。阿娇,陛下是向着你的。”刘彻作为天子,能做到这般,已是极为难得了。她很欣慰,她当初没有选错人。

“竟然阿母说陛下是向着我的,为何还要我去讨好呢?”

“你!简直是冥顽不灵!总有一天你会后悔的。”馆陶气极,怒指陈娇,最后拂袖而去。

馆陶走后,又过了几日,传来的消息越发多了。在请奏的朝臣被刘彻训斥了一番后,第二日,又有朝臣请奏,而这一次奏请的,有好几个,还都是功勋老臣。刘彻不能把这些老臣怎么样,只能压下不理。

另一边,馆陶联合一些勋贵势力,开始在朝堂发难,与田蚡的人对持。一时间,朝堂形成两派,一派以丞相田蚡为首,主张废后。一派以馆陶为主,反对废后。双方挣得面红耳赤,在朝堂上丢了斯文,就差没拳脚相向了。

有了馆陶的加入,刘彻倒没再表达意见。只当个看戏人,端坐在高位,冷眼看两方撕扯。既使是这样,刘彻仍是一如既往,来回在未央宫,建章宫之间,对陈娇也是和睦宠爱得很。

陈娇知道,这种撕扯总会有失衡的一天。果然,八月初十 ,距离祭月节只有五天。这日的长安,出现了罕见的天文奇观。东方出现了彗星,时长竟天。

这,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是不得了的事。就如当年的瘟疫那般,一些人将这,看作了不详之兆。长安城开始有:后不详,得天罚之说。刘彻大怒,处理了一批人后。仍未能平息流言,甚至还愈演愈烈,矛头直指皇后陈娇。

陈娇清楚,这背后定是有人在推波助澜。刘彻也清楚,当年他就曾被这些流言伤过,是陈娇挺身而出,去了洛阳,平息了瘟疫。而今,这荒谬又转到了陈娇身上,看着下面那些异口同声的臣子们,刘彻心中气极,面上却不显。

“陛下,乃是皇后娘娘不详,昊天示警,才有此异相啊。”一名老臣伏地痛嚎。